本文來自:億恩網原創
作者:朱小慧
“一入Temu苦似海”,一賣家苦言道。
上線以來,賣家們受壓價、扣款之苦良久,近日甚至還被賣家控訴“過河拆橋”式強制閉店。
Temu強制閉店
作為一個資深的跨境電商賣家,去年,風頭正盛的電商平臺Temu向Herman拋出橄欖枝,邀請其成為平臺半托管賣家。Herman從尋找增量的角度考慮,在平臺再三邀請下加入。
憑借著自身在品類運營方面的專業能力,再加上Temu前期特別鼓勵,以及允許使用亞馬遜倉庫的貨物發貨等官方靈活政策的加持,Herman的Temu店鋪迅速步入正軌,銷售業績一路攀升。
但就在前幾日,Temu突然通知要關閉Herman的所有店鋪,理由是“搬單行為不合規”。
根據賣家圈針對此問題的討論反饋,Temu在前期為快速推動半托管業務發展,大力招攬并且鼓勵亞馬遜賣家快速開始售賣,迅速打開局面,主動提出可以用亞馬遜FBA庫存來發貨。
Temu買手在招商群公開發布“搬單”指南,其中賣家如何準備資料,如何聯系平臺“技術支持”下開白名單,公開明確支持搬單,以催促賣家實現快速開始發貨,助力Temu快速發展半托管。
就是這么一個Temu公開宣傳,且沒有平臺技術支持就無法進行的業務方式,突然被Temu官方被平臺視為錯誤和犯規,作為閉店的理由。
據公開宣傳資料,“賣家需要準備一個能接收亞馬遜郵件的gmail郵箱,將其配置在亞馬遜后臺,同時也要填寫在Temu商家端后臺。一個Temu店鋪A對應關聯一個亞馬遜消費者賬號a(也就是一個gmail郵箱a),商家要確保店鋪A產生的訂單,正是由亞馬遜消費者賬號a下單的,最終gmail郵箱a能收到物流郵件。若賣家擁有多個Temu店鋪,那就得注冊多個亞馬遜消費者賬號”,是為“搬單”。
在前期,確實有部分賣家借助這種操作快速在Temu開始售賣,并后續有偶爾使用以補充發貨,Herman也不例外。
但早在產品力和運營策略等的加持下,Herman的店鋪迅速步入正軌,隨之及時迅速轉為海外倉備貨為主,不再依賴“搬單”操作。且也只有海外倉發貨才能取得競爭力,經過認真經營,其所有店鋪總利潤如今已穩定在單月超160萬人民幣。
但Temu一夕之間改變了這種局面,以過往平臺主動提出的發貨手段是錯誤的為由,關停所有涉及店鋪,沒有更具體的理由,也沒有給賣家一定的反應時間去處理這部分業務的后續事宜,“搬單過的店鋪都要關閉”。
Herman猜測Temu是將這些操作視為黑歷史,要“合規”經營了。
此外,平臺完全不考慮“搬單”量在總訂單中的占比情況。Herman提到,其中一個店鋪涉及“搬單”的訂單,僅占總訂單量不到0.7%,也被閉店了。
如今,Herman陷入了極為被動的局面。
由于被Temu強制閉店,他早前為這些店鋪儲備的約3個月的庫存,面臨著無法銷售的困境。無法轉投其他平臺,而這部分產品貨值超過1100+萬人民幣。
“我們早就已經是合規經營,正常從平臺出單了,Temu不能說關就關啊。況且這些操作一開始就是平臺提出并引導我們做的,現在卻轉頭卸磨殺驢,我們投入了這么多心血和資金,一下子全都歸零了。”
這場突如其來的關店風波,給Herman這樣的賣家帶來了巨大的沖擊:
“——從未想過,平臺支持從未禁止過的事,突然成了大量關店的理由!
——先不說我們具體的損失,作為一個平臺不能這樣過河拆橋,置商家于不顧,完全沒有道義。
——這種出爾反爾的平臺,沒辦法投入去做。認真做會很慘。”
“做得越久,庫存越多”
Herman之外,不少賣家表示正被平臺“勸退”。
日出近萬單的Temu賣家Terry稱,“爆單并不等同于掙錢,更有可能是’回本殺手‘。”
據Terry表示,其在Temu上主要還是靠低價沖量,“競品間價格越低出單量越高”,一單利潤不到1塊錢。最重要的是,還要承擔囤貨的風險,如同上述賣家Herman,存貨價值1100萬,卻一朝被平臺關閉所有店鋪。
此外,受訪賣家們還坦誠,比起亞馬遜,Temu上的爆款周期非常短,抄圖抄品者絡繹不絕,“選品再好也擋不住抄襲同款低價內卷”。
平臺的跟價和競價都讓賣家苦不堪言。Terry提到,店鋪內被跟價的產品有近10款,甚至出現不是同款還被跟價,反饋不僅沒解決問題反遭限制備貨;另有多款產品在短期內被多次競價,不限于新品和熱品,“不達目標價即競價失敗,下架”。
“幾乎每天都在彈窗降價,一不小心就會誤點確認,如果降價一次,下次核價就會要求更低,我們現在已經逼近成本價了,不接受的后果就是訂單越來越少。無限壓縮的利潤空間就說明Temu不適合深耕做長久。除非你有足夠的精力不斷循環上架新的爆款。”
售后罰款自是不必多提,2023年之后關于Temu賣家被平臺延期收取巨額罰款的報道層出不窮,Terry亦是受害者之一,“爆單之前一般沒什么差評的,但一旦爆單差評就會激增,平臺對此進行罰款,標準是按銷量倍數扣,我也曾因一款爆品下架后被罰款,一夜扣掉4個月的利潤。”
受訪賣家還提到,平臺的產品資質要求更新得過于頻繁,很多時候產品即將上架發現不符合要求了,成為棄置庫存,還有的因為不降價而被降流導致庫存堆積:
“——做了2年多,沒有虧錢,但剩了很多庫存,再做下去,庫存越來越多。
——做了2年,大概掙了300平方庫存吧,錢在哪不知道,但體驗了打包的快樂。”
各個平臺悉數能見到賣家對Temu的控訴,“或許也確實有人在Temu上賺到錢了,可到最后會不會‘還’回去誰又知道呢?”
除以上吐槽點以外,受訪賣家們還提到Temu的系統功能非常不完善、后臺程序拖沓、物流收費亂象等。
“進入門檻十分友好,但經營感受自行體會吧”。
掃碼關注二維碼
2025-05-07 19:28
2025-05-08 19:35
2025-05-07 11:56
2025-05-08 11:55
2025-05-06 18:53
2025-05-06 13:52
掃碼加入社群
掃一掃
關注億恩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