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億恩網原創
作者:何穎
引言 在過去的十余年里,瑞貝卡的業績實現了快速增長。但在近幾年,公司似乎陷入了增長瓶頸期,發展面臨新的挑戰。
許昌,這座城市不僅有廣為人知的 “胖東來”,還有假發行業的佼佼者 “瑞貝卡”。2003 年,瑞貝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為國內發制品行業第一股。
瑞貝卡的產品豐富多樣,主要產品有工藝發條、化纖發條、人發假發、化纖 假發、教習頭、復合纖維材料(纖維發絲)等六大類,在全球擁有“Rebecca”“Sleek”“NOBLE”“JOEDIR”“Magic”“QVR”等自主品牌。
在過去的十余年里,瑞貝卡的業績實現了快速增長。但在近幾年,公司似乎陷入了增長瓶頸期,發展面臨新的挑戰。
凈利暴跌4152.68%,交出3年最差成績單
瑞貝卡2024年年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12.39億元,同比上升1.1%;歸母凈利潤- 1.18億元,同比下降1056.08%;扣非凈利潤-1.21億元,同比下降1676.5%。
單季度來看,前三個季度瑞貝卡都是賺錢的。虧損主要出現在第四季度。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主營收入3.68億元,同比下降0.15%;單季度歸母凈利潤-1.28億元,同比下降4152.68%;單季度扣非凈利潤-1.3億元,同比下降3340.81%。
僅一個季度的虧損,就將前面三個季度賺的錢全填進去了,而且還形成了較大數額的年度虧損。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對此,瑞貝卡在財報中解釋,這是因為其加強了獨立站等跨境電商新渠道的宣傳推廣力度。而第四季度的凈利潤出現較大虧損,主要是由于第四季度獨立站等電商渠道建站前宣傳推廣費用較高,以及年末減值準備計提形成的。
據悉,去年,其營銷費用較上年度增長62%。瑞貝卡董事長鄭文青去年稱,獨立站每個月大概需要80萬美元收入才能夠實現盈利。
事實上,近幾年瑞貝卡的業績持續亮起“紅燈”。
通過對其財報分析可以看到,2022 - 2024年期間,公司營業收入始終未曾突破12億元,且歸母凈利潤呈連年下滑態勢。2022 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尚有3394萬元,第二年,卻只有1230萬元了,而到了2024年則直接巨虧1.18億元。
誠然,瑞貝卡將2024年的巨虧歸因于獨立站建站前高額的宣傳推廣費用以及年末減值準備計提。然而,對于2022 - 2023年間凈利潤的持續下滑,單純用獨立站推廣費用這一因素來解釋顯然并不合理,背后必然還存在其他深層次的影響因素。
億恩嘗試分析其中原因:
其一,市場競爭激烈。發制品行業日益成熟,新進入者不斷增加,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國內外眾多競爭對手的涌現,搶占了市場份額,對瑞貝卡的銷售造成沖擊,導致其產品銷量下降,進而影響凈利潤。
其二,美國市場需求疲軟。瑞貝卡海外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較高,而美國是其重要的海外市場。近年來美國市場整體需求疲軟,疊加經銷商自身庫存壓力、電商沖擊等因素,公司傳統的大客戶經營受到挑戰,產品銷量下滑,影響了公司的收入和利潤。
其三,銷售渠道變化沖擊。線上銷售平臺崛起,發制品制造商與終端消費者之間的鏈路縮短,傳統銷售鏈條中的多個中間環節被削減,使得制造商的利潤空間受到壓縮。瑞貝卡可能未能及時適應這種銷售渠道的變化,導致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
其四,行業規模限制。發制品行業總體規模偏小,信息獲取渠道受限,公司在市場拓展、成本控制等方面可能面臨更多困難,限制了其盈利能力的提升。
信披存在多項問題,董事長等三人被警示
在2024年年報發布當日,瑞貝卡同步發布了一則關于收到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的公告。公告指出,因信息披露存在多項問題,瑞貝卡及其3名相關責任人被采取警示措施。
經河南證監局查明,瑞貝卡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未按規定在 2021 年年報、2022 年半年報和年報、2023 年半年報和年 報、2024 年半年報中披露公司與關聯方之間非經營性資金往來,以及因關聯方 之間非經營性資金往來產生的資金占用事項。
二是公司與關聯方之間非經營性資金往來未及時披露。
三是公司 2023 年末存貨跌價準備計提不充分。
四是公司內幕信息知情人登記管理不規范。
五是部分董事、監事薪酬未經股東大會審議。
經河南證監局稱,上述行為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企業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5號——上市公司內幕信息知情人登記管理制度》《上市公司治理準則》相關規定。
鄭文青作為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朱建銳作為公司財務總監、胡麗平作為公司董事會秘書,未勤勉盡責,對上述違規行為負有主要責任。
瑞貝卡近期遇到的麻煩事不止這一個。前段時間特朗普砸下的關稅大棒,也落在了它身上。
此前,有投資者詢問美國全球加征關稅對瑞貝卡業務的影響。瑞貝卡回應稱,近年,公司對美出口年均約3億元人民幣,占公司銷售收入比重約為25%。因公司在歐洲、非洲、南美、中國市場有銷售,美國本次加征關稅對公司影響有限,總體可控。
盡管瑞貝卡的回應顯得頗為淡定,但不容忽視的是,但美國市場作為其占總營收達四分之一的關鍵板塊,一旦因關稅政策產生波動,無疑將帶來諸多不確定性。
這種不確定性或將直接影響瑞貝卡的產品定價與利潤空間。為消化關稅成本,公司要么提高產品售價,這可能導致市場競爭力下降,客戶流失;要么壓縮自身利潤,進一步加劇業績壓力。同時,競爭對手可能借機搶占其在美國市場的份額,打亂原有的市場布局。
而信息披露違規問題已引發市場對公司治理的質疑,此時若美國市場受挫,將使公司在資本市場和客戶心中的形象受損,阻礙業務拓展與品牌建設,后續的戰略轉型與業務調整也將面臨更大阻力。
寫在最后:
從國內發制品行業第一股到如今的巨虧困局,瑞貝卡的發展軌跡令人唏噓。這家曾風光無限的企業,若想扭轉頹勢,亟待探索出一條破局之路。
好在瑞貝卡已積極行動。在跨境 C 端業務上,公司持續鞏固速賣通、亞馬遜等傳統電商渠道的優勢地位,同時加大對 TEMU、SHEIN、TikTok 等新興平臺的開拓力度,加速布局電商新賽道。特別是 2023 年重啟的境外跨境電商獨立站業務,更是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潛力,目前業務規模呈爆發式增長,月均增速高達 10 倍甚至 20 倍,為企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然而,瑞貝卡面臨的挑戰遠不止于此。2024 年年報發布后,一位擁有 20 多年工齡的老員工直言,當前瑞貝卡產品競爭力下滑,市場定位模糊,導致老客戶訂單大量流失。曾經的行業龍頭走到如今的境地,根源在于管理層面的深層次問題。
未來,瑞貝卡若想真正實現破局,不僅要持續深耕電商渠道,提升業務增長韌性,更需要從管理革新、產品升級、市場定位重塑等多維度發力,才能重獲市場競爭力,走出困境。
掃碼關注二維碼
2025-05-07 19:28
2025-05-07 11:56
2025-05-08 19:35
2025-05-08 11:55
2025-05-06 18:53
2025-05-06 13:52
掃碼加入社群
掃一掃
關注億恩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