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億恩網原創
作者:路雪蘋
引言 一個小小的繡花針竟讓200多家店鋪都“翻車”了。
一份看似不起眼的TRO,卻讓一眾賣家聞風喪膽。被TRO重傷后,產品遭到強制下架、資金凍結的賣家更是不在少數。
小小繡花針讓超200家店鋪被TRO
一個小小的繡花針竟讓200多家店鋪都“翻車”了。
據TEMU賣家反饋,不少同行收到了TRO通知,原因則是主做縫紉機配件的品牌PST Innovations LLC向賓夕法尼亞西區地方法院正式提起了“螺旋眼繡花針版權、專利及商標”侵權案件,案件號為25-cv-00377,代理律所為whitewood law。
雖然該案件目前處于完全密封階段,但小編了解到已有TEMU、亞馬遜等平臺在內的超200家店鋪中招。而本次的案件主要圍繞一款名為“Spiral Eye Needle”的螺旋眼繡花針專利產品展開,專利號為:8151720。
搜索“PST Innovations LLC”可以發現,該公司擁有網站The Needle Lady,主做的就是各類針制品。
不同于傳統縫紉機需要將線頭精準穿過針眼,其明星產品Spiral Eye Needle螺旋眼針則通過側面穿線技術,在針眼處創新加入細小縫隙,使線能輕松滑入,徹底解決穿線頭費力的情況。
受益于此創新,這款產品在縫紉界引發了熱烈討論,公司還為其注冊了多個商標。
目前,該品牌下有6個商標,都是和商標類目26類相關,如Spiral Eye、Stainless hypoallergenic needles等,產品范圍主要覆蓋針、縫紉針。其發明專利的版權有兩條,均是關于“OPEN EYE SEWING NEEDLE”這款繡花針。
其官網也曾發布打假事件,聲稱有諸多“假冒仿冒品”?!癋acebook上,有產品顯示了我授權到Telebrand的螺旋眼設計,但他們所銷售的實際針與圖片并不匹配,”其官網寫道。
圖片廣告顯示螺旋的眼針,但他們所賣的確是PST Innovations LLC品牌的sench針。為此,品牌向法院發起維權,建議有中招這款繡花針的賣家盡早處理,以免產生更大的損失。
TRO頻發,賣家及時防范
在跨境圈,TRO事件并非是單獨出現,往往是蜂擁而至。
早前,打地鼠玩具曾因其趣味、解壓等性能一推出便爆火全網,不少賣家因此月銷售過千,賺了不少,但近日這款產品也被國內賣家起訴侵權了,案件號為25-cv-3429,品牌方為Donger Zhan,代理律所為Alioth Law LLP。
雖然品牌的涉案專利并未公開,但原告名下卻早已注冊了多項專利,不乏玩具注冊、外觀以及發明等專利。售賣相似產品的賣家最好盡快查驗。
明星人手一件的Oakley眼鏡你是否了解?這個起初以銷售摩托車把手套為主的公司,后將產品線擴展到眼鏡、服飾、鞋類以及配飾等類目,但在2007年被意大利眼鏡制造商Luxottica收購。
而該公司最吸引人的地方便是時尚的設計,因此為多款產品申請了外觀專利,但近日它也向Illinois Northern法院提起了訴訟,案件號為25cv1480/25cv1495,原告律所為Greer, Burns & Crain Ltd。
TRO高發,無數賣家面臨挑戰,不止是上述產品,還有諸如燈具、寵物用品、眼鏡等在內的類目侵權案件頻發。有業內賣家反饋時不時的就會看到同行被告,無論是否出單,只要被盯上,很難輕松脫身。
相關數據顯示,僅2025年1月份,TRO案件超過200起,主要涉嫌商標侵權、版權侵權以及專利侵權等。
很多賣家被TRO的情形多為三種,知識產權侵權(商標、專利和版權侵權)、虛假或誤導性宣傳(listing中使用其他品牌注冊商標的關鍵詞)以及公眾利益的考量(銷售仿冒商品)。
但也有不少賣家是遭遇到了不良分子的碰瓷,個別不良分子會利用一些合理規則去搶注賣家的商標或專利,再利用TRO的方式向賣家“碰瓷”,以此索要經濟賠償,甚至靠此年入不菲,一度讓賣家頭疼不已。
想必業內不少賣家都聽過“一對夫妻靠TRO年入千萬”的事件,4個小團隊的公司與國外流氓律所合作,通過專利侵權投訴來謀取暴利,其輕輕松松年入百萬,甚至千萬的宣傳一度帶火“專業流氓”培訓機構。
但事實很顯然,這些惡意TRO行為不僅違反知識產權保護法律法規、帶偏了一群人,也給賣家接下來正常的店鋪運營帶來了壓力。
平臺嚴打,賣家該如何應對TRO?
據賣家反饋,“釣魚執法”是不少賣家遭遇TRO的一大重因,個別美國律所在平臺以采購方向中國賣家詢價,同時會索要圖片和樣品,更甚者直接下單產品,這一過程中直接搜集了賣家涉嫌侵權的證據。
為應對TRO,不少企業研發起了TRO預警和外觀專利查詢系統。亞馬遜相關部門也早已開始對多個不良行為者提起了訴訟,其中不乏個別流氓律所和律師,但仍是屢禁不止。
于不少賣家而言, 資金就是維持正常運營的生命線,但若被TRO,則資金被凍結,相當于無法采購商品,無法補貨;商品被強制下降則直接導致信譽下降,即便后續恢復,但流量和訂單也會隨之減少,最終損失慘重。
為應對TRO,賣家首當其沖要做的便是預防,產品上架前務必對產品的圖片、描述以及關鍵詞等進行嚴格審查。產品上架后,也需要多關注店鋪實時的資金動態、商品狀態以及平臺通知。
部分有條件的賣家也可以去多了解海外的相關法律法規,尤其是頻繁涉及的商標和版權等規定,以便在遭遇TRO時,能及時對產品進行判斷,從容應對當下狀況。
即便收到TRO,賣家也應該先對自身進行評估,判斷自身是否存在侵權行為,如若不存在侵權,則提供相關產品的設計圖紙等有力證據;若涉及,則可以積極與原告和律所進行溝通,也可以借助相關專業人士的力量,以免遭受更多的賠償金額和法律風險。
掃碼關注二維碼
2025-05-07 19:28
2025-05-08 19:35
2025-05-07 11:56
2025-05-08 11:55
2025-05-06 18:53
2025-05-06 13:52
掃碼加入社群
掃一掃
關注億恩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