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億恩網原創
作者:何穎
引言 涉事賣家痛心疾呼:“這次的案件和以往行業里流傳的任何案件都完全不一樣,真心希望以后中國賣家別再吃同樣的虧。”
跨境圈驚現一起高達800萬美元的天價索賠案件!涉事賣家痛心疾呼:“這次的案件和以往行業里流傳的任何案件都完全不一樣,真心希望以后中國賣家別再吃同樣的虧。”
800萬美元索賠砸下,深圳賣家懵了
2024年11月,深圳市車揚科技有限公司遭遇了一場始料未及的危機——他們突然被卷入一場人身傷害索賠案,需承擔高達832.5萬美元(按照9月底的匯率計算,正好等于6000萬元整,而車揚的注冊資本恰好也是6000萬元整)的賠償責任。
事情還要從3個月前說起。2024年8月,車揚的一個店鋪后臺突然收到績效通知:由于產品造成了人身傷害,賬戶提款被凍結。
事情的起因是一筆一年前的訂單。2023年7月,美國的一位消費者在車揚的店鋪購買了一款產品。同年10月,這位消費者一歲半的兒子誤吞了產品配件遙控器里安裝的紐扣電池(該產品并未配有紐扣電池,由消費者從其他渠道購買)。
根據消費者反饋,電池卡在了他兒子的氣管里,需要到醫院手術取出,然后氣管被電池中的腐蝕性物質灼傷。為此,他將亞馬遜告上法庭。2024年4月,亞馬遜的律師將此事通過郵件告知了車揚。
“因為發件箱不是亞馬遜,運營以為是垃圾郵件就沒有看。”該店鋪的負責人李莉表示,由于這一疏忽,他們錯過了最佳處理時機。
或許是遲遲未得到回應,3個多月后的2024年7月,該消費者將車揚列為共同被告。次月,亞馬遜凍結了車揚的店鋪賬戶,車揚在發現店鋪無法提款后才知曉此事。起初,消費者主張的索賠金額為8萬美元,經律師談判,這一金額降至1.5萬美元。9月底雙方達成和解,車揚隨后第一時間向平臺提交申訴回款。
可誰能料到,一個多月后,等來的不是平臺申訴通過的喜訊,而是對方反悔,以及高達832.5萬美元的天價賠償訴求。彼時,由于中間并未中斷運營,被凍結的余額已經累積到150萬美元(剛凍結時22萬美元左右)。
也就是在這時,他們才突然意識到,對方并不想善了,和解只是他們放出的煙霧彈,目的是要拖延時間,然后讓賬戶累積更多資金。車揚負責人劉繼根說:“正常來說,雙方有糾紛,都是希望盡快解決,但是他們幾乎每次郵件回復都在1個月左右。”
重重困局下,破產已進入倒計時
車揚購買的產品責任險最高保額100萬美元,再加上賬戶中被凍結的150萬美元,遠遠不夠支付索賠金額。有人或許會提議棄店了事,但現在這么做已經來不及了。
因為亞馬遜有權對剩余的部分進行追償。也就是說,一旦平臺查到他們的店鋪、主體公司,或者同品牌在亞馬遜上的其他賬號,都有權利追討剩余款項。
當跨境賣家遭遇海外索賠時,應對方法無非和解、棄店和打官司這三種。如今,棄店這種方式行不通了,那么和解金還有沒有協商的空間?打官司又是否可行?
“之前平安保險請的律師評估過這個案子,我們自己也咨詢了部分律師和服務商,他們都說這個賠償金額很難談下來。”李莉無奈地說道。
和解金額沒得談,那賣家如果下定決心打官司,能勝訴嗎?
根據對方發來的索賠清單,他們支付出去的醫療賬單總額為50多萬美元,剩余的全部為精神損失費。相對832.5萬美元的索賠金而言,造成實際傷害的那部分醫療賬單少了非常多。然而,在實際案件判定中,車揚有極大的可能仍需按照對方提出的數額進行賠償。
李莉向億恩透露,由于這個案件涉及小孩子,依照美國法律,最終會進入陪審團審判階段。而這個陪審團極有可能出于對小孩子的同情,以及對中國公司的偏見,做出對車揚不利的認定。尤其這個案件的發生地還是在華盛頓州。該州在產品責任險相關法律,尤其是涉及兒童賠償的部分,規定極為嚴苛,處罰力度較大。
而且,或許是想盡快結束這個案件,亞馬遜上周通過電話與車揚溝通,希望以500萬美元與對方達成和解。劉繼根說:“亞馬遜是這個案件的第一被告,我們是連帶被告,根據美國法律,亞馬遜是有權直接結束這個案件的。”
根據開店協議,如果亞馬遜賠償了這500萬美元,那之后這筆錢將百分之一百由車揚承擔。也就是說,如果亞馬遜按照此方案結束這個案件的話,除保險賠償及賬戶凍結金額外,剩余250萬美元,亞馬遜將向車揚追償。
對于車揚而言,這個案件無疑已經進入了死胡同。據悉,出事的店鋪是車揚在亞馬遜平臺最大的店鋪,早在2014年便已開設,長期以來都是公司營收的中流砥柱。如今,不僅失去了這個營收主力,還要承擔巨額賠償,等待他們的似乎只有一個結局。“那肯定就是干不下去了!”李莉無奈地說道。
經驗教訓已擺上桌,賣家速看
對車揚而言,事情已成定局,但他們仍希望同行能從自身的遭遇中汲取一些經驗,或者得到警示。
其一,不管案子是大還是小,被停止提款就要馬上停止運營,然后移倉,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其二,務必留意銷售目的地的相關法案。2024年3月19日,美國的紐扣電池法案正式升級為聯邦法案。該法案針對電池賣家、電池生產商,以及所有銷售需安裝紐扣電池設備的賣家,都制定了一系列詳盡規定,內容涵蓋電池倉的設計標準、必須添加的警告標識等。在本案中,車揚是在出事之后才關注到這項法案,此時補救已來不及。
其三,購買產品責任險時,賣家需要仔細確認保單的承保范圍。在保險公司的規定中,有相當一部分產品是不在承保范圍內的。這些產品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不會進行賠償。就像在這個案件中,保險方就曾以車揚的產品不符合當地法律為由,認定其保單不成立,進而拒絕進行理賠。
“在購買保險時,保險公司通常只會給到賣家一個保險憑證,上面有保單號和賣家的基本信息,但沒有具體的條款,如果出事了,后面和保險公司就說不清了。”李莉告誡道。
其四,產品責任險之外應該配備其他保險。因為產品責任險最高保額就100萬美元,如果遇到車揚這樣的巨額索賠,根本不夠用。如果還有其他保險來共同分擔風險,就能在關鍵時刻為企業筑牢更堅實的后盾。
關于這個案件,美國JS律所賣家律師郭律師JULIE也給出了專業的思考和見解。她表示,中國跨境電商行業近年來高速發展,同時也面臨了巨大挑戰。第一種挑戰是平臺封號凍結資金。第二種挑戰是賣家在美國被原告律所起訴TRO凍結店鋪資金。
第三種挑戰就是這種消費者產品質量責任訴訟。這種訴訟很可能會越來越多,成為中國賣家在美國被收割的另外一種方式。對于這種案件,一般情況下消費者會同時起訴平臺和賣家。平臺會聘請自己的律師。但平臺律師只會保障平臺的權益。賣家最好要單獨聘請自己的律師積極地維護自己的權益。這樣才能更好的處理案件降低或者不付賠償額。為避免店鋪資金被凍結、銷售受影響,中國賣家需要提前防范在美國因消費者發起產品質量責任訴訟而面臨的風險。
掃碼關注二維碼
2025-05-07 19:28
2025-05-08 19:35
2025-05-08 11:55
2025-05-07 11:56
2025-05-06 18:53
2025-05-06 13:52
掃碼加入社群
掃一掃
關注億恩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