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億恩網原創
作者:趙丹
引言 對于發展到一定規模的企業來說,上市往往是加速資本化進程、提升市場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對于發展到一定規模的企業來說,上市往往是加速資本化進程、提升市場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一、吉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
近日,廈門吉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宏”)正式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了新的招股說明書,擬在香港主板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并上市。
吉宏此前已于2016年7月12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碼:002803)。此次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標志著吉宏第三次向“A+H”股雙重上市目標發起沖擊。若本次申請獲批,吉宏將完成深交所與港交所的雙重上市布局。
但是,吉宏的港股上市歷程可謂是一波三折。
2024年2月6日,吉宏正式向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簡稱“香港聯交所”)提交了關于發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的首次申請,相關申請資料亦于當日同步在香港聯交所官方網站予以披露。
鑒于申請材料的持續更新與優化需求,公司于2024年8月23日向香港聯交所提交了更新后的發行申請,并于同日在香港聯交所官網更新了最新申請資料。
近日,吉宏再度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此為前兩次申請失效后的第三次嘗試。本次申請由中金公司與招銀國際擔任聯席保薦人,為公司的上市進程提供專業支持與指導。
據資料顯示,吉宏于2003年12月24日正式成立,公司總部位于福建廈門。在公司發展初期,吉宏聚焦于紙制快消品包裝業務領域,與國內乳業領軍企業、日化行業龍頭等眾多知名品牌建立了長期穩固的合作關系,在業內積累了深厚的行業經驗與良好的口碑。
2016年7月12日,吉宏成功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碼為002803,這為公司發展注入了更強勁的資本動力。
2017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以及跨境電商行業的蓬勃興起,市場格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吉宏捕捉到了這一商機,迅速做出戰略調整,成立了廈門市吉客印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正式進軍跨境社交電商領域,由此開啟出海征程。
此后,吉宏在跨境社交電商領域持續創新,逐步構建起獨具特色的業務模式與核心競爭力。
吉宏的跨境社交電商業務運用“貨找人”模式,依托數據分析技術達成精準選品與定向推送。具體操作上,公司借助Meta(旗下涵蓋 Facebook、Instagram)、TikTok、Google(包含 YouTube)等國外主流社交媒體平臺開展定向廣告投放,以此吸引海外消費者訪問產品落地頁,最終達成商品推廣與銷售目標。
吉宏始終將技術創新視為發展核心,自主研發了跨境社交電商運營管理系統——“Giikin”平臺。該平臺集成了ChatGiiKin - 6B(智能選品工具)、GiiAI(內容生成工具)、G - king(廣告投放工具)三大AI功能模塊,構建起“算法—內容—流量—履約”的完整業務閉環。在先進技術的加持下,公司運營效率實現顯著提升:選品周期大幅縮短60%,爆款預測準確率提高至82%,有效提升了選品精準度與成功率;素材轉化效率較人工操作提升3倍,單日可產出10萬級創意素材,為廣告投放提供了充足且多樣化的素材資源;廣告投放ROI(投資回報率)優化至行業領先的18.6%,有效控制了營銷成本,顯著增強了廣告投放效果。憑借這些技術突破,吉宏在東南亞市場迅速站穩根基,并逐步向日本、韓國、中東等地區拓展業務版圖,逐步構建起強大的市場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吉宏的出海戰略并非采取簡單粗暴的“流量收割”模式,而是圍繞本土化運營這一核心,精心構建了多層級、全方位的市場滲透體系。公司通過深入了解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消費偏好,實施“本土化選品+區域化履約”策略,覆蓋了60多個品類、超60萬SKU,從而更好地滿足當地消費者的需求,提高市場占有率。例如,針對印尼市場的宗教特征,專門開發符合穆斯林習俗的服飾和家居用品;針對越南年輕消費者,重點布局美妝和電子產品類目,有效提升了市場滲透率。
在中東市場的拓展方面,公司2024年與BMJ Industries達成戰略合作,在阿聯酋合資設立包裝生產基地及貿易平臺。這一舉措不僅規避了對美國市場(僅占2.17%)的依賴風險,還通過"制造+貿易"的協同模式,切入煙草包裝、紙尿褲、防水紙等高增長領域。截至2024年,中東市場已貢獻公司超10%的營收,并助力吉宏成為中東地區領先的電子產品供應商,實現了業務版圖的戰略性擴張。
二、吉宏面臨多重風險因素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吉宏在上市過程中仍面臨一定的風險因素。
(一)營收和利潤下滑風險
4月初,吉宏發布了2024年年報,這份年報揭示了公司在這一年面臨的嚴峻挑戰。數據顯示,2024 年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5.29億元,與上一年相比下降了17.4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僅為1.82億元,同比大幅下降47.28%,營業收入與凈利潤在2024年呈現出雙雙下滑的態勢。
吉宏的業務主要由跨境社交電商業務和包裝業務兩大板塊構成。2024年,公司的跨境社交電商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3.66億元,較上一年減少了20.93%,而包裝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0.10億元,僅微增0.14%。
回顧近年來的發展歷程,跨境社交電商業務在吉宏的營收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大,且在過去曾展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在2022年和2023年,該業務分別實現了 9.6%和37.0%的同比增長。到了2023年,吉宏超六成的收入來源于電商業務,并且這一業務的毛利率超過了60%,成績斐然。根據灼識咨詢提供的資料,按照2023年在亞洲從事社交媒體電商業務所產生的收入計算,吉宏在中國B2C出口電商公司中位居第二,市場份額達到了2.3%。
然而,進入2024年,曾經讓吉宏股份引以為傲的電商業務卻急轉直下,出現了明顯的衰退跡象。
2024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53億元,同比下降了21.97%;實現歸母凈利潤7236.30萬元,同比下降幅度高達61.80%。其中,電商業務收入更是同比大幅下滑31.53%,降至13.84億元,毛利率也同比下滑了3.97%。盡管在下半年電商業務的訂單規模有所回升,但從全年整體情況來看,公司的表現仍不盡如人意。
盡管吉宏股份在跨境社交電商業務上持續加大技術投入,不斷提升業務的數字化與智能化水平,但在全球消費信心普遍不足的大背景下,該業務的盈利能力依舊面臨著諸多挑戰。市場需求的萎縮、消費者購買意愿的下降,使得公司的銷售增長面臨較大壓力。同時,匯率的頻繁波動也增加了公司的運營成本和風險。為了應對這些問題,公司采取了調整匯率波動較大地區投放策略的措施,對廣告投放的區域和規模進行優化,希望通過更加精準的投放來提高廣告效果和轉化率,進而提升業務的盈利能力。然而,由于市場環境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這些措施的效果尚未得到充分顯現,公司仍在努力尋找提升盈利能力的有效途徑。
從后續發展來看,吉宏股份想要實現盈利,在很大程度上依舊得依賴其電商業務。畢竟電商業務此前在公司營收中占比較大,盡管2024年有所下滑,但仍是公司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截至2024年12月3日的財務數據,顯示出吉宏股份面臨著一定的財務壓力。公司總資產為35.03億元,與年初相比下降了2.33%,這反映出公司資產規模有所收縮。而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3.87億元,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46.71%。現金流的顯著減少,充分暴露出公司在運營效率和資金管理方面存在著不小的壓力,可能存在資金周轉不暢、運營成本控制不佳等問題,這些都對公司的日常經營和未來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
在費用方面,2024 年公司期間費用總計22.28 億元,相比上年同期減少了4.81 億元;期間費用率為40.30%,較上年同期下降了0.16個百分點。進一步分析費用結構可以發現,各項費用呈現出不同的變化趨勢。銷售費用同比減少了 21.03%,這或許與公司調整銷售策略、優化銷售渠道有關;管理費用同比增長了 10.10%,可能是由于公司業務規模的調整或管理需求的增加導致;研發費用同比減少了12.36%,一定程度上可能影響公司未來的技術創新和業務拓展能力;而財務費用同比增長了驚人的2789.38%,這對公司的利潤造成了較大的沖擊,可能是由于公司債務結構變化、匯率波動等因素導致利息支出大幅增加。
(二)市場競爭加劇風險
跨境電商領域競爭態勢嚴峻,吉宏承受著來自國內外眾多競爭對手的巨大壓力。
以Temu、SHEIN等平臺的迅速崛起為例,它們極大地加劇了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這些競爭對手在市場份額爭奪、品牌影響力塑造以及供應鏈管理優化等方面均具備獨特優勢,給吉宏帶來了不容小覷的競爭挑戰。
與此同時,國外本土跨境電商企業憑借對當地市場的深度洞察、成熟的運營體系以及良好的品牌口碑,在市場中占據著穩固的地位。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維持自身的市場份額,吉宏不得不持續投入大量資源用于產品研發創新、市場推廣拓展以及客戶服務提升等方面。這種高強度的資源投入無疑增加了公司的運營成本,進一步壓縮了利潤空間。
新興市場雖然充滿了無限的機遇,但其背后也隱藏著諸多風險。以東南亞等新興市場為例,近年來其展現出了巨大的增長潛力,吸引了眾多跨境電商企業紛紛布局,成為了競爭的焦點。隨著市場的不斷升溫,大量新進入者如潮水般涌入,使得原本就競爭激烈的市場格局變得更加復雜和難以預測。這些新進入者往往帶來了新的商業模式和新的營銷策略以及產品創新。這些新的變化對吉宏股份構成了一定的威脅,若不及時應對,可能會導致市場份額的流失。因此,吉宏股份需要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及時調整自身的戰略,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競爭環境。
(三)業務經營風險
1. 第三方業務合作伙伴關系風險
吉宏的跨境社交電商業務高度依賴與第三方業務合作伙伴(如廣告平臺、物流供應商等)的緊密協作。一旦與這些合作伙伴的關系出現中斷、惡化或合作條件發生不利變化,可能會直接導致廣告投放精準度下降、物流配送效率降低以及服務質量受損,從而對公司的整體業務運營產生顯著的負面影響。
2. 品牌建設和市場拓展風險
為增強市場競爭力,吉宏持續加大在品牌建設與銷售區域開拓方面的投入,導致成本費用顯著增加。然而,品牌在海外市場的認可度和影響力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長期的投入和積累。同時,新市場的開拓充滿不確定性,當地政策法規的差異、文化背景的隔閡以及消費習慣的不同等因素都可能成為市場拓展的障礙。若品牌建設和市場拓展的實際效果未能達到預期目標,將導致公司運營成本進一步上升,進而對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響。
3.供應鏈管理風險
跨境電商業務的供應鏈體系錯綜復雜,涵蓋了采購、倉儲、物流等多個關鍵環節。在供應端,公司可能面臨原材料供應短缺、供應商價格波動頻繁以及物流配送延遲等諸多風險。這些風險因素可能導致產品供應的穩定性和及時性受到影響,進而降低客戶體驗和滿意度,對公司的業務發展構成潛在的威脅。
(四)宏觀與政策風險
1. 地緣政治與貿易摩擦風險
當前,全球地緣政治局勢愈發緊張,貿易爭端、制裁措施等頻發,這些因素都可能給公司的跨境業務帶來不利影響。具體而言,貿易政策的調整變化,如關稅的上調、貿易壁壘的設立等,都可能直接導致公司的運營成本增加,進而壓縮利潤空間,影響業務的穩健發展。
2. 匯率波動風險
鑒于公司跨境業務占比較高,吉宏的財務狀況與匯率波動緊密相連。匯率的頻繁波動和不確定性,可能導致公司海外收入在折算為本幣時出現損失,這種損失將直接反映在公司的財務報表上,影響公司的整體財務表現和業績評估。
三、吉宏如何應對風險,在市場中破局?
面對上述風險因素,吉宏制定了一系列戰略和應對措施:
1. 依托AI賦能,實現跨境電商全鏈路深度優化
公司不斷加大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投入力度,深度整合供應鏈管理、內容創意制作、廣告精準投放、支付結算以及物流配送等全業務流程。通過構建以“數據為軸”的智能化運營模式,推動企業在成本控制、效率提升以及用戶體驗優化等方面實現全面升級,進而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2. 強化品牌建設,探索新的利潤增長點
在持續鞏固和做大做強獨立站跨境社交電商業務的基礎上,公司積極探索電商業務新的利潤增長點,將自有品牌孵化作為重要戰略方向,致力于提升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最終實現品牌溢價。目前,公司已成功打造了SENADA BIKES(電助力自行車品牌)、Veimia(內衣品牌)、Konciwa(遮陽傘品牌)及 PETTENA(寵物用品品牌)等多個品牌,產品矩陣日益豐富。
3. 優化供應鏈體系
公司高度重視與供應商的深度合作,致力于構建穩定可靠的供應鏈體系,確保原材料的穩定供應以及產品的及時交付。同時,公司不斷加強物流管理,通過引入先進的物流技術和優化物流流程,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和服務質量,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的購物體驗。
4. 多元化市場布局,拓展國際市場
公司繼續深化在東南亞、中東等新興市場的業務拓展,同時積極尋求進入歐美等成熟市場的機會。通過實施多元化市場布局戰略,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風險,實現業務在全球范圍內的均衡發展。
5. 完善風險管理體系
公司建立健全了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加強對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等各類風險的監測和預警機制。同時,公司不斷強化內部控制和合規管理,確保業務運營的合規性和穩健性,為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總的來說,吉宏作為一家在跨境社交電商與紙制快消品包裝領域具有雙輪驅動業務模式的企業,其赴港上市計劃標志著公司全球化戰略進入新階段。然而,其上市過程中面臨著諸多復雜且不容忽視的風險因素。
面對機遇與挑戰交織的市場格局,吉宏需時刻保持敏銳的市場感知力與靈活的應變機制,持續強化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與風險抵御能力,從而確保公司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實現可持續的長期發展。
掃碼關注二維碼
2025-04-18 10:22
2025-04-19 11:43
2025-04-18 17:17
2025-04-18 16:52
2025-04-16 18:54
2025-04-16 11:05
掃碼加入社群
掃一掃
關注億恩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