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億恩網原創
作者:薛艷云
國際網購在全球盛行,給消費者帶來方便快捷的同時,也引發了不少有關商品質量以及侵權等的問題。
近日外媒報道稱,在打擊電商違規行為方面,越南一直走在前列。
數據顯示,越南零售電商銷售額在過去10年平均增長約為20%,促使其成了全球電商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2023年,該國電商市場營收額高達205億美元,同比增長25%。
然而,越南電商市場強勁增長的同時,一系列問題也在接連涌出。其中,收到投訴最多的是“許多不法賣家在平臺上銷售不合格或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
越南工貿部市場管理總局局長陳友靈表示,該局經常收到各品牌關于在線平臺上銷售冒牌商品的投訴,包括Lazada、Facebook、Zalo等。他還指出假冒偽劣產品從低價到高價,從簡單到高科技等品類多樣,這必然會破壞市場環境,給消費者帶來損失,對合規賣家來說極其不公平。
為了維護電商市場秩序和消費者權益,越南這幾年一直在嚴厲打擊違規行為。
資料顯示,2021年,該國查處了7000家店鋪、約1.9萬種違規產品;2022年,查處2000家店鋪和6000多種違規產品。
如今又有報道稱,2023年越南關閉了6000多家網店,下架超過2.3萬件假冒偽劣產品。據統計,近兩年來該國共處理違規行為5000起,罰款達500億越南盾。
與此同時,陳友靈表示,充足的人力資源對杜絕電商違規行為來說不可或缺,特別是合適的方法政策。
越南工貿部針對相關建議,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明確補充了有關銷售假冒違禁品行為的處罰,包括罰款、沒收電商許可證等,如暫停修改、銷毀或永久刪除個人數據、同時返還非法利潤,罰款金額也會根據違規行為的影響范圍進行提高。
據悉,此項法律將于7月1日起正式生效。
前不久,越南還通過了第85號法令。該法令規定了電商、社媒平臺在收到投訴后,必須要在24小時內刪除有關侵權商品的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越南相關監管機構在為電商合規化努力,還有一部分電商平臺如Shopee和Lazada,表示會加大對違規賣家和侵權商品的打擊力度。
展望未來,隨著越南電商市場的監管政策逐步完善,侵權賣家和企業受到的懲罰會越來越嚴重。因此,不管本土賣家還是跨境賣家一定要記住電商合規是底線,切勿觸碰法律禁令。
掃碼關注二維碼
2025-05-07 19:28
2025-05-08 19:35
2025-05-08 11:55
2025-05-07 11:56
2025-05-06 18:53
2025-05-06 13:52
掃碼加入社群
掃一掃
關注億恩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