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億恩網原創
作者:路雪蘋
引言 服飾巨頭破產清算
曾經遍布各大城市、被眾多國人青睞的服裝品牌真維斯,如今也走到了破產清算的地步。
前段時間,真維斯在澳大利亞啟動自愿托管程序,正式走向破產清算的階段,公司聲稱將在未來數月關閉90多家門店,相當于線下零售渠道直接關閉,也意味著公司的近千名員工將面臨失業困境。
根據外媒數據來看,目前真維斯多家門店正在促銷,以此清理庫存,減少公司的債務負擔。
曾經的服裝巨頭如今竟走向這般境地,令人唏噓不已。回顧真維斯的發展進程,可以發現其與中國頗有淵源。
從事貼牌加工的楊氏兄弟在1990收購真維斯,他們于1993年將真維斯推進中國內地市場,后品牌迅速崛起,巔峰時期在中國的門店數量高達2800多家,其營收更是沖到了49.59億港元。
這期間,真維斯在內地持續擴張,成功占據休閑服裝市場的半邊天,將其母公司旭日集團推向上市。對中國市場抱有較大信心的真維斯,甚至還將總部遷到了廣東惠州市,定下一個又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
但好景不長,這一情況在2013年發生轉折,中國服裝行業整天陷入“高庫存”的困境,再加上電商和互聯網迅速崛起的沖擊,真維斯業績開始出現下滑。
數據顯示,在2013年至2017年之間,真維斯業績跌幅高達65%,關店數量超1000家。后公司歷經了裁員和關店潮,真維斯的情況頹廢之勢顯著。
2018年,每況愈下的真維斯將其中國零售業務以8億港元的價格整體出售,以此尋求新的發展。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少快時尚品牌把握紅利進軍中國市場的時刻,真維斯的線上業務也并未有所成績,而是主要扮演協助處理實體店尾貨,去庫存的角色。
但很顯然,彼時的真維斯已經失去了往日的魅力,也無法扭轉當下的局面。業績持續下滑、虧損不斷,真維斯在2020年遭遇閉店危機,并且已經進入了破產程序,但由于新買家進場,又將真維斯從破產的邊緣拉了回來。
如今,真維斯再次宣布破產,或許是早已無力回天。
深究真維斯倒下的因素,不難發現有多重。快時尚盛行的當下,諸如Zara等品牌層出不窮,且為迎合眼下年輕人的需求,紛紛以迅速的方式推出新款產品。但真維斯則是停滯不前,不僅款式設計陳舊,就連供應鏈的響應能力也很滯后。
其業績大肆下滑的那幾年聲聲錯過了電商市場發展的先機。常理而言,早在2009年便進軍電子商務的真維斯,遠超過同類美邦、森馬進入電商的時間,在線上也應該早有所成就。
但直到2017年,電商市場已占據相當重要的地位,真維斯也并未在電商市場占據太大的份額,反而是Zara和H&M在一步一步擠壓其生存空間。這或許與其電商平臺的策略布局有所關聯,據了解,其線上平臺主要是為了協助線下門店去庫存、處理舊款。
同樣,在市場營銷上,真維斯也并未如同行那樣大肆進行代言人、各式廣告的營銷,反而沉默的有些可怕,也讓其越來越淡出人們的視野。
無獨有偶,快時尚界的鼻祖Forever 21也是節節敗退的服飾巨頭代表之一。
曾經在全球范圍內擁有800多家門店的Forever 21近日再次向美國特拉華州法院提交破產保護申請,這已經是其6年內第二深陷破產泥潭了。
陷入困境的原因很普遍,Forever 21方聲稱線下商超客流萎縮、電商競爭加劇。但據業內人士分析,其市場被同類型品牌搶占,Forever 21的品牌溢價能力低,導致其品牌影響力和規模逐漸減弱,再加上運營成本居高不下疊加持續虧損,已經形成惡性循環。
即便其母公司Forever 21探索戰略選項,也未能挽救其頹廢的勢頭,反而愈演愈烈。
數據顯示,目前Forever 21的估值在1億~5億美元之間,但其負債卻是高得離譜,約在10億~100億美元之間,債權人數量超過1萬名。
造成Forever 21估值下滑的原因之一或許是其不斷下滑的業績影響。根據文件,2024年Forever 21損失了1.5億美元,2025年預計虧損約1.8億美元。
若Forever 21線下門店不能找到潛在的買家,公司可能啟動全面清算程序。
破產重組后,Forever 21方表示要想重新崛起,必須緊密圍繞年輕消費者展開。深入了解年輕群體的時尚喜好、消費習慣和價值觀念,通過推出符合他們需求的產品和營銷策略,重新贏得市場份額。
市場的風云變幻從未停歇,有人入場,自然有人出局。同樣的敗北案例不止是真維斯和Forever 21,近幾年多家快時尚巨頭都出現了營收增速下滑的情況,其中不乏優衣庫母公司迅銷、ZARA母公司Inditex以及H&M。
一方面是大環境激烈,越來越多的后繼者善于模仿輕奢和奢侈品牌,不是直接抄襲,但又能將平替做到極致,這無疑對不少品牌產生了沖擊。個別品牌為了一味追求更新的速度也失去了自身品牌的特色。
另一方面則是經濟環境不確定的當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價格更加敏感,更側重于追求性價比高得產品。但很多快時尚品牌卻在通過覆蓋標簽的模式變相漲價,諸多消費者則是轉向線上購買服飾。
一個又一個的案例也折射出當下服飾市場的緊張現狀,傳統零售模式和快時尚模式都在面臨生存挑戰,服飾品牌想要鼎立不消還有很高得天花板需要觸及。
掃碼關注二維碼
2025-05-07 19:28
2025-05-08 19:35
2025-05-07 11:56
2025-05-08 11:55
2025-05-06 18:53
2025-05-06 13:52
掃碼加入社群
掃一掃
關注億恩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