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億恩網原創
作者:趙丹
引言 跨境圈侵權案件頻頻發生,許多賣家提心吊膽,稍不留神便會被起訴,收到TRO禁令。
跨境圈侵權案件頻頻發生,許多賣家提心吊膽,稍不留神便會被起訴,收到TRO禁令。
被訴侵權放棄店鋪,賣家收到深圳法院傳票!
近期卻有賣家反饋稱,自己在美國產品侵權涉案收到TRO禁令之后選擇缺席,放棄了店鋪,但是卻收到了國內法院的傳票。
傳票信息顯示,本院受美國XX地方法院委托,就案件相關法律文書進行送達,因為美國XX地方法院無法與賣家取得聯系,所以將相關法律文書送達給賣家。要求賣家在半個月之內前往深圳XX法院領取命令、證據、傳票、訴書及譯本等法律文書。
這讓賣家一時慌了神,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需要注意的是,這與以往的賣家侵權案件是不同的。如果賣家不及時按照國內法院的要求領取相關命令、傳票等資料的話,國內的資產也可能遭到凍結。
因為不同國家之間是可以進行司法協助的,擁有知識產權的原告方可以向賣家所在的國家法院起訴被告。如果最終法院判決被告侵權的話,是可以直接將被告在自身國家的財產凍結和查封的。
由此可以看出,即便賣家收到TRO禁令之后放棄店鋪,但是擁有知識產權的原告方仍然可以繼續在賣家本國的法院提起訴訟,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所以,如果賣家收到本國法院傳票的話,一定要積極地去應對,同時委托在美國的專業律師幫忙處理案件,向法院提出合理的辯護和證據,最大程度爭取自身的權益。
何為TRO?可能還有賣家不是很清楚。
TRO全名Temporary Restraing Order,即臨時禁令,是指在訴訟的過程中,法院應原告的請求而發出的迫使侵權行為人臨時停止侵權行為。
TRO的目的是為了制止即將發生的侵權行為,保障原告的權益。
如果賣家收到TRO,平臺也會同步收到相關文件,對涉嫌侵權的店鋪進行權限限制,涉嫌侵權的產品鏈接會被強制下架,同時店鋪的提款權限也會直接被凍結。
一般賣家收到TRO之后會有四種解決方式,分別是
①請求撤銷訴訟(申訴)
②應訴
③和解
④缺席 - 放棄店鋪
賣家被缺席審判,要付高額賠償金!
還有另外一種情況是,賣家收到TRO禁令之后選擇缺席,店鋪被缺席判決,被判高額賠償金,店鋪賬戶余額直接被劃走。
這種判決結果發生的原因是,被告賣家在收到法院的傳票時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出回應,或者沒有出席法庭聽證會,從而導致法院做出了有利于原告的缺席判決。
判決之后,訴訟程序就此結束,侵權賣家被凍結的賬戶資金也直接被劃走作為賠償金。如果賣家被凍結的賬戶不夠支付賠償金的話,被凍結賬戶將會被永久限制。
同時要注意,原告會繼續監控被告賣家在網上的行為,如果發現涉訴店鋪有其他收款賬號的話,原告會選擇繼續申請法院強制執行,賣家務必要警惕。
從以往的侵權案缺席判決來看,法院判決的賠償金數額可能會達到15萬美元。
如果賣家收到缺席判決應該如何應對?
首先,賣家應該嘗試與原告談判,看對方是否愿意撤銷缺席判決。一般情況下,賣家需要支付一定數額的和解金,具體的和解金額可以委托美國當地的律師了解案件情況并進行評估。
另一種情況是,如果原告拒絕談判不想撤銷缺席判決的話,賣家可以向法院提出撤銷申請,必須給出正當理由來解釋缺席訴訟的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撤銷缺席判決的動議一定要指出應該推翻該判決,并再次審理該案件,而且動議必須送達原告。
如果缺席判決撤銷的話,該案件將會重新開始審理,可能會產生和之前不同的判決結果。
流氓律所惡意投訴層出不窮,已有中國賣家勝訴!
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侵權發起的案件超3000起,每起案件涉及的賣家都過百人,可以說多數賣家都遭遇過侵權問題。
根據億恩網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有將近兩成的跨境賣家入行后遭遇過5次以上的侵權起訴,還有近七成的賣家也都曾遭遇過1-5次的侵權起訴。
除了常規的侵權起訴以外,流氓律所惡意投訴的案例也層出不窮。
GBC、Keith、EPS、SMG、HSP、David……這些都是跨境圈內被賣家們詬病已久的“流氓律所”,不少賣家都有被流氓律所“吸血”的慘痛經歷。
有賣家反饋稱,自己其中一個店鋪被GBC投訴商標詞侵權,在談判階段,GBC獅子大開口要40000美元的和解金。
還有一位賣家兩個月內先后遭到GBC和Keith兩個律所的索賠,總共花了近40000美元才和解成功。
此前,億恩網曾報道過這樣一件事:國內一家專門做跨境索賠生意的4人小公司,在美國申請專利,然后起訴中國跨境賣家,半年不到已經收入700多萬,今年預計收益高達2500萬左右。
如果遭到惡意起訴的話,許多賣家會選擇和解,給錢息事寧人,甚至忍痛放棄店鋪。但是長此以往,只會助長流氓律所的行為,最終賣家得不償失。
于是,有賣家通過應訴+談判的方式,最終0和解金獲勝,解凍了賬號。
面對GBC等律所高頻的惡意投訴,在跨境電商論壇上,也出現了不少呼吁受害賣家集體應訴的聲音:不能再沉默,不能放任這些流氓律所繼續坑害我們的同胞,不能再讓這種風氣搞得亞馬遜賣家人人自危了。
如果遇到流浪律所惡意起訴的情況,賣家應聯合起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總的來說,對于跨境賣家而言,想要在知識產權保護嚴格的國際市場立足和發展,一定要確保自己的產品不存在侵權隱患。
杜絕惡意起訴的最好辦法還是銷售自有品牌,使用原創的作品。同時最好提前注冊商標,經常進行產品自查,避免被惡意投訴侵權的所有可能。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賣家在申請商標的時候一定要擦亮雙眼,選擇合規正規的代理機構,各個環節都不能大意。
掃碼關注二維碼
2025-04-04 12:06
2025-04-03 20:25
2025-04-02 18:06
2025-04-03 11:21
2025-04-07 10:36
2025-04-05 08:10
掃碼加入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