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億恩網原創
作者:何穎
引言 最近因為英國VAT(增值稅)地址被查的事,一些業內媒體稱為“驚天大瓜”。
最近因為英國VAT(增值稅)地址被查的事,整個跨境圈風聲鶴唳,因為這個地址涉及1.1萬家公司,且其中有70%為電商公司,還牽扯到了國內的稅代公司,因此一度被一些業內媒體稱為“驚天大瓜”。
其實,這件事早在上月初已經被外媒曝光,當時并沒有引起太多的關注。讓人沒想到的是,僅一個多月后,這件舊事又被重提,且這次牽涉到了業內多方,還引起了賣家的恐慌情緒,加深了賣家和服務商之間的對立。而就在昨天,這件事又有了反轉。
經初步了解,億恩網發現這件事透露著一絲“不尋常”的味道,于是決定跟進報道,抽絲剝繭,試圖尋找一個真相。
一張截圖帶出“大瓜”,大服務商被點名
近期,歐稅通代理的1.2萬個英國VAT稅號地址被查的消息在業內瘋傳。
此消息由業內人士老狼的朋友圈引發。他在朋友圈中發了三張圖,并配文表示中國賣家事情整大了,而且已經捅到了議員那里,并點出了該事和稅代的地址有關。與此同時,他曬出的三張圖中的一張把目標指向了郵編為CF15的地址。
有人在其評論區直接點名“歐稅通”。
隨后,該朋友圈被人截圖,并在各個社群和社交媒體中瘋狂傳播。因為數量龐大,以及業內不良服務商坑賣家的事頻繁發生,恐慌情緒開始在賣家群體中蔓延,歐稅通當然也被列入“不良服務商名單”,被噴成了篩子。
有人直指歐稅通為了節省成本,連英國辦公室都不租,直接盜用居民地址注冊VAT。有賣家發現自己的英國VAT注冊的也是郵編為CF15的地址后,氣憤表示要找歐稅通要說法。
事件的焦點主要有三個:1.2萬個英國VAT稅號被查、歐稅通與此事有關、郵編為CF15的地址是涉事地。
事實上,1.2萬個英國VAT稅號地址被查早已不是新鮮事。
上個月底,英國多家媒體就報道了這樣一件事:
去年11月,居住在英國威爾士卡迪夫的居民迪倫·戴維斯 (Dylan Davies)去查看他的信箱時,580個裝有公司稅單的棕色信封掉到了地上,隨后的6個月時間里,他陸續收到了1.1萬個這樣的信件。更要命的是,英國皇家稅務與海關總署(HMRC)還來信要求他繳納50萬英鎊的稅款。
面對從天而降的“天價賬單”,戴維斯整天都擔心法警突然沖上門,財產被沒收,于是上節目曝光了這件事。經HMRC調查,戴維斯的公寓地址被盜用,這1.1萬個公司絕大部分都來自中國,且有七成都是電商公司。
……
上述就是源頭事件的大致情況。
關于戴維斯公寓的具體位置,億恩網翻看了幾乎所有外媒的報道,均一無所獲。不過,在它們披露的棕色信封圖片中,卻發現了兩個信息:一是使用該地址的公司名字。(該公司是國內沿海城市的一家企業,證明盜用地址注冊VAT稅號這件事確實與中國賣家掛鉤)二是稅代的信息。(ONEVAT SG)
調查人員:不是那個地址,事件驚現反轉
針對此事,歐稅通也做出了回應。總結來說就一句話:“這件事和我們沒有半毛錢關系。”
5月23日,歐稅通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的一篇文章中表示,被盜用的地址絕非歐稅通的,歐稅通也從未使用過該地址。同時強調,其英國本土地址合規合法。另外,它還提到,HRMC發送給歐稅通客戶的所有信件,他們都會留存掃描分發對應的賣家,并給出對應的提醒指導。
為了解事件真相,億恩網也采訪了歐稅通相關負責人。他表示,郵編為CF15的地址確實屬于歐稅通,但在這件事中純屬被“張冠李戴”了,“事件剛曝光時,我們公眾號就跟進發布了這篇文章,如果我們有問題,怎么會自爆,這就是同行的惡意造謠。”
正當業內賣家對歐稅通的回應提出不同看法時,就在昨天(5月25日下午),老狼又發了一條新朋友圈。這條朋友圈讓事情迎來了180度大反轉。
他朋友圈的帖文顯示,根據參與調查的兩個人員的直接溝通,郵編為CF15的地址并不是這次新聞事件的主角,正確的地址應該是CF10。
億恩網通過調查發現,CF15和CF10兩個地址雖同屬一個市,但兩者卻相距近30公里。
另外,CF10的詳細地址,億恩網已獲悉,如下:
ONEVAT SG
8 BARLETTA HOUSE
VELLACOTT CLOSE
CARDIFF
CF10 4AF
外媒報道中已明確,這個地址已經被HMRC盯上,因此曾使用過這個地址的賣家面臨著極大的風險,要及時轉代理。
另外,對于此事引發的“蝴蝶效應”,賣家同樣要重視:
一、HMRC現在還在進行嚴格調查,未來必定還會有更多類似的盜用地址被查出,因此賣家要對自己的VAT稅號地址進行排查和核實,看是否是稅代的正規辦公地址。
二、由于本次涉事的公司數量龐大,且大部分與中國跨境電商賣家有關,因此未來英國稅務部門會收緊海外公司注冊VAT的審核,尤其是來自中國公司的。
三、在嚴格監管下,未來英國VAT下號時間必然會被拉長。
事件中的“暴風眼”動了誰的蛋糕?
顯而易見,歐稅通成為了這次VAT暴雷事件的暴風眼。無論是賣家,還是同行,都將槍口對準了它,賣家罵,自媒體也罵。
對此他們十分委屈:“我們犯了什么錯?”
從整件事來看,歐稅通莫名被拖下水,并沒有做錯什么,如果一定要說錯,那就是它動了別人的蛋糕。
有業內人士稱,以前,賣家找人代注冊歐洲稅號并不便宜,拿下歐洲五國稅號的費用可高達10萬,但歐稅通出現后打破了這種局面,直接將價格打到了不到5000元。
“貪便宜”是人的天性,況且賣家向來看重利潤,都希望以最低的成本,換取最高的利潤,因此對歐稅通主打性價比的服務商自然是歡迎的。換一個稅代,能省下一大筆錢,而省下來的成本都是利潤,何樂而不為呢?
但這對傳統的VAT服務商來說就是威脅了。歐稅通通過技術變革,降低了VAT注冊成本,快速吸引了一批賣家。艾瑞咨詢數據顯示,其已經占領國內VAT市場最大份額,平臺用戶數超10萬+。市場就那么大,一方份額擴大了,另一方自然會被擠壓。
眼看快到嘴里的飯,被人連碗端走了,換誰能不生氣,不找機會把它的碗也砸了?
但有一點我們要知道,堵(改)很難,但疏(順)很容易。低價改變不了,但低價是因為技術革命創造了更大價值。在歐稅通之前,整個VAT稅代行業加起來價值也不會超過10億。可是現在僅歐稅通估值就超過35億,由此可以暢想,未來這個行業可能會突破百億,甚至幾百億,屆時受益的會是每一位從業者。
除此之外,賣家也是被服務商坑怕了,說起被坑經歷,很多人都有一部血淚史。從物流、商標注冊,到店鋪運營,被坑的經歷五花八門,不過最后都會指向一個群體:不良服務商。每次暴雷,賣家都是“最受傷的人”。
例如,2021年,深圳市寰逸知識產權有限公司被USPTO指出,存在非法代理、代簽申請、提供虛假地址、共享申請賬戶等不正當行為,因此其代理的1.5萬多個美標被廢。當時,就有大量賣家受牽連,生意受影響。
暴雷的服務商多了,賣家一旦看到類似事件,就很容易“上頭”,無論真相如何,都先發泄自己的不滿情緒,且主觀上已經將涉事方“定罪”。
這件事表面上看是VAT暴雷,歐稅通被“張冠李戴”,其實深入來看,是行業缺乏監管,從而導致亂象頻生。監管體系的建立需要時間,且也不可能一步到位,解決所有問題,更多時候還是要靠自己。
那么,歐洲的VAT,對賣家來說有兩方面問題是需要了解清楚的:一是可能導致增值稅被歐洲國家嚴格查驗的情況;二是針對VAT現存情況,賣家需要注意哪些事宜。
VAT現存問題多且雜,賣家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想必很多人都知曉,自2019年開始,歐盟開始實施增值稅快速反應機制(VAT Quick Reaction Mechanism),以加大對增值稅逃稅的打擊力度。此外,歐盟還引入了一些新的規則和措施來防止增值稅欺詐和逃稅。
其中一項重要措施是增值稅數字化單一市場,即歐盟增值稅電子商務改革計劃。該計劃于2021年7月1日正式生效,旨在加強對電子商務跨境銷售的增值稅管理和征收。根據該計劃,歐盟內的電子商務銷售交易需要遵守新的增值稅規則,包括銷售門檻、增值稅申報和支付等方面。此外,歐盟還實施了一系列增值稅合規措施,例如增加了增值稅數字化報告、實施全面評估框架等,以提高增值稅合規性。
以下是一些可能導致增值稅被歐洲國家嚴格查驗的情況:
(1)跨境電商銷售:如果在歐洲以外經營電商業務,并向歐洲國家的客戶銷售產品,將需要注冊并繳納增值稅。如果未能正確申報增值稅或未能支付正確的金額,則可能會面臨罰款和其他法律后果。
(2)購買或銷售高風險產品:某些產品,例如煙草、酒精、電子產品等,被認為是高風險產品。如果購買或銷售此類產品,則歐洲國家可能會更加仔細地審核增值稅報告。
(3)高風險國家的交易:歐洲國家對來自某些高風險國家的交易更加警覺。如果在這些國家購買或銷售產品,那么增值稅申報可能會受到更多的審查。
(4)大規模銷售:如果銷售規模很大,歐洲國家可能會對增值稅報告進行更詳細的審查。
歐洲跨境合規形勢愈加嚴峻,未來在歐洲市場,不管是產品合規,稅務合規還是物流合規,都將成為稅局、海關、政府的嚴查方向。
針對VAT現存情況,賣家需要注意哪些事宜,下面是5點實用性建議:
(1)注冊并申報增值稅:如果從歐洲國家銷售產品,那么可能需要注冊并申報增值稅,以確保正確地申報增值稅,并在繳納稅款方面合規,避免被罰款或面臨其他法律后果。
(2)檢查歐盟增值稅號碼:確保提供的歐盟增值稅號碼是有效的。可以使用歐盟的在線驗證工具來檢查歐盟增值稅號碼的有效性,以確保正確地申報增值稅。
(3)尋求專業意見:如果不確定如何正確申報增值稅或遵守歐洲國家的法律法規,可以咨詢稅務顧問或律師,以確保業務合規。
(4)自動化增值稅申報流程:使用增值稅軟件或服務,自動化增值稅申報流程,可以減少人為錯誤并提高申報準確性。此外,自動化申報流程還可以減少手動操作和時間成本,提高效率。
(5)學習和了解最新法規:保持學習和了解歐洲增值稅的最新法規和趨勢,以便及時做出調整和遵守最新的法規。可以訂閱相關行業新聞和政策更新,以保持最新。
歐洲市場一直是跨境熱門市場,但也因為各種認證和稅務問題被賣家吐槽利潤大幅降低,或許正是這個原因,促使很多跨境人作出不合規舉動,顯而易見,這并不是生意的長久之道。
無論是賣家還是服務商,都不應該踩到這條紅線。
最后,億恩網還想呼吁業內人士,為建設健康、有序的跨境電商環境共同努力。
呼吁:共同建設良性營商環境
跨境電商行業缺乏監管是既定事實,作為從業者,既然改變不了客觀存在的現狀,就從自身出發,承擔起責任,將行業往健康、有序方向引導。
例如文中這件事,若是經過求證,惡意造謠的人不會有機可乘,賣家群體也不會恐慌。
而這種恐慌情緒會帶來兩個結果:一是加深賣家和服務商群體的對立,賣家對服務商不信任感增強。但事實上,在跨境電商行業,服務商和賣家是相互依存,互利共贏的關系,雙方對立,并不利于行業發展,對賣家和服務商本身的業務和服務開展也沒有好處。
二是對投資不利。由于跨境電商是眾多行業中為數不多的藍海賽道,今年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關注和布局。但若恐慌情緒在業內蔓延,投資者對這個行業的前景和項目的安全性就會打個問號。
因此營造一個良性的營商環境很重要,而這個結果并非只對某一方有利,它的正向結果最終反哺到的是每一個從業者。
掃碼關注二維碼
2025-01-22 17:38
2025-01-22 15:06
2025-01-23 13:37
2025-01-24 11:50
2025-01-22 11:37
2025-01-21 20:13
掃碼加入社群
掃一掃
關注億恩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