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億恩網原創
作者:王冬杰
引言 戶外經濟熱,亞馬遜大牌YETI一季度業績增長喜人。
除了服裝、3C、電子等大熱類目,相比國內,戶外產品在國外也有著較高的市場需求,在這之中也涌現出了不少頭部賣家。近日,戶外大牌YETI公布了今年一季度的營收情況,增長的銷售額之下得以窺見戶外市場的發展潛力。
增長喜人,YETI一季度營收近3億美元
YETI是一個主要做戶外產品的品牌,成立于2006年,主營包括冷卻器、戶外運動水壺、箱包、酒具等戶外運動產品,除了在官網有售,YETI在亞馬遜也有布局,而且幾款產品都有不錯的表現。
在亞馬遜平臺,YETI水壺比較受歡迎,根據造型材質不同分為好幾種款型。其中一款更是登上“Best Seller”,評論數超過14萬條,還有一款帶有“Amazon Choice”標簽,可見其優越銷量。
除了普通的水壺,帶上必備的食物對于戶外活動也是很有必要的,比如燒烤需要新鮮的食材等場景,便攜式小冰箱之類的冷卻產品便派上了用場。雖然稍遜色于水壺系列,YETI冷卻器在亞馬遜也有著不錯的表現,采用手提包形式使用起來很方便。
發展電子商務之外,YETI還經由批發等線下途徑進行銷售,憑借多渠道布局,發展多年的YETI目前也已成功上市。據最近公布的財務報告來看,其銷售額呈現不斷增長的狀態,在其2021年和今年第一季度的財務報告上均有體現。
與2020年的10.92億美元相比,YETI在2021年的營收達到14.11億美元,有了近30%的增長幅度。不僅2021年表現亮眼,其今年第一季度銷售額也呈增長態勢。
根據YETI近日公布的第一季度財報來看,其銷售額達到2.94億美元,同比增長19%。其中DTC渠道銷售額增長23%至1.56億美元,這主要得益于水壺、酒具等Drinkware系列的強勁表現,DTC渠道銷售占比也有所上漲,由去年同期的51%上漲到53%。
隨著酒具產品供應的增長以及新品的推出,其銷售額也增長24%至1.84億美元,冷卻器和設備銷售額也達到1.03億美元,去年同期為9350萬美元。
而對于2022年的展望,YETI預計每個季度銷售額都能同比增長18%至20%,為了達到這一目標,也將繼續投資各渠道的業務,進一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YETI同時注重營銷,在Instagram、Tik Tok等社交平臺均有布局,擁有大批忠實的粉絲基礎,打造了多條爆款帖子、視頻,通過圖片、視頻方式,分享戶外生活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傳遞品牌理念。
不論做什么類目,緊跟時代變化,貼合消費者需求,都是賣家的立足點。YETI不斷進行產品升級換代,加大在產品上的研發投入,同時還根據消費喜好提供定制化服務,滿足消費者的多方面需求,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吸引更多新用戶。
在業績增長的背后,除了YETI本身的投入,也離不開歐美戶外產品市場的整體大環境。
后疫情時代,戶外產品迎來新一輪紅利期
在疫情影響下,近兩年全球戶外市場迎來了新一輪的紅利期。雖說受疫情影響,人們仍以居家為主,但隨著疫情逐漸緩和,人們更加向往在戶外活動和外出旅游。由此,在多個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戶外產品市場再次得到提振。
相關機構預測,2022年亞馬遜平臺上,運動和戶外用品市場的收入將750億美元,2025年將成為千億級市場。從戶外產品市場看,可分為鞋服、箱包、運動器材及配件、便攜式戶外儲能產品,戶外家居等多個細分市場。其中,服裝、箱包、杯具等產品作為常青品,占市場比例最多。
根據NPD此前的調查數據顯示,僅美國市場,行李箱的銷售額就在一年間增長超過120%,平均售價同比上漲接近20%。另外,背包、斜跨包等詞匯在亞馬遜也搜索高漲,戶外鞋服類方面則以運動類型的產品為主。
調查顯示,全球運動服市場到2026年將保持超7%的復合年增長率。受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影響,可持續運動服裝市場增長表現十分強勁。Lululemon、Under Armour等品牌銷量取得了良好的銷售業績。美國市場,春季運動類別的收入也呈現同步增長,增長了19%,一些球類的護具配套產品銷售額增長則在114%左右。
另外,方便攜帶的運動水杯也成為了買家們的心頭愛。在亞馬遜平臺上運動水杯的售價并不高,平均售價從10美元到幾十美元不等。Yeti的水杯就因價格親民,外觀精美,再加上實用性高,長期位居亞馬遜熱賣榜單前列。
而像Yeti的其他產品如冷卻機、酒具等略顯小眾的產品,盡管并不像鞋服類產品在市場銷售普遍,但在海外市場近年來已愈來愈受消費者的熱捧,其冷卻機及其他設備類產品銷量保持穩定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受戶外經濟持續發熱的影響,歐美地區便攜式戶外儲能產品、露營類產品銷量也呈上升狀態,華寶新能源就憑借便攜儲能類產品在2021年營收23億。
露營類產品方面,據調查顯示,帳篷、燒烤架、睡袋、折疊桌椅等成為近期歐美民眾的熱搜詞。受益于海外“露營熱”,國內也有不少賣家訂單大漲,比如前段時間戶外裝備大賣挪客便宣布完成了近億元融資。
雖說,在戶外產品市場,國外的相關大品牌打入市場時間更早、盈利能力也較高,如Columbia、Razor、Coleman已在各自的市場打下了良好的口碑,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品牌出海,這種格局正被逐步打破。
不少賣家正另辟蹊徑,試圖通過小眾及冷門類產品打開更大的國際市場,分得一杯羹。也有部分賣家看到新商機,盲目跟隨,效果不佳。其實并非所有賣家都適合在當前環境下進行新的跳躍式發展,深耕自身專業領域,穩打穩扎才會在行業內站穩腳跟。
掃碼關注二維碼
2025-01-22 17:38
2025-01-22 15:06
2025-01-23 13:37
2025-01-24 11:50
2025-01-22 11:37
2025-01-21 20:13
掃碼加入社群
掃一掃
關注億恩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