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億恩網原創
作者:晶晶
引言 近日,美向海運價格上漲,熱門路線如美西艙位緊張,不少賣家訂艙困難或被迫高價發貨
近日,美向海運價格上漲,熱門路線如美西艙位緊張,不少賣家訂艙困難或被迫高價發貨;同時,部分賣家仍試探突破限制發貨,結果海運剛走貨件便被取消,而貨件被接收后,有賣家意外發現庫存為0,這是怎么回事?
美西艙位難求,貨代報價980/方
近日,一位賣家感慨:死活沒訂到下周的艙位,980一方的運費,就當省了一筆錢。但當她表示先少發幾個方過去,貨代當即就要漲報價。
聽聞消息的賣家很是驚訝,980一方是什么情況,日本嗎?當事賣家解釋,這是去往美西FBA倉庫的費用。有賣家分析,越往后面越貴;一貨代表示,最近柜子漲價了,月底整個行業都會漲價。圍觀賣家不由咋舌:發貨艙位難訂,運費上漲,美線已瘋。
本周,陸續有貨代曬出一份9.15美線最新運價通知:
通知表示,根據市場最新情況,實施美國流向9月15日GRI,即期運價相應調整,簡介如上。
一位貨代表示,美線柜子又要漲價了,一號才剛漲了$400,現在又要漲價。多位貨代吐槽“給船公司打工”,有人很是不滿:美國海運費價格再次上調,供不應求的狀態,你咋不上天!
對于9月訂艙困難的問題,多位業內人士認為,這是由于進出口結構出現嚴重失調,出口多,進口少,往年的大宗商品進口停擺。柜子出去了,返航不能帶貨回來,空柜而歸的成本太高,船公司不得不砍掉一部分貨船出海計劃。這就導致出海貨物訂艙困難,海運價格也出現上漲。
目前的情況驗證了這一結論。
9月初,有賣家表示接到貨代通知,MSK所有航線都不放高柜,恢復時間待定。不僅如此,最近開船多有推遲,這是什么情況?
雖然價格昂貴,但馬士基時效性佳,且某些航線優勢明顯,是不少賣家的心頭好。知情賣家分析,靠岸之前船員都要做核算檢測,靠岸晚,所以很多船只都晚開了。目前缺柜嚴重,全靠搶,和以往過年前的情形相差無幾。另有賣家表示,運費逆天,不止馬士基缺柜子,別的船只也這樣。
9月4日,上海-美西基本港的海運價格為3758美元/FEU,即40英尺集裝箱運費為3758美元,比8月28日上漲119美元(3.3%);上海-美東的運價為4538美元/FEU,比8月28日上漲331美元(7.9%)。相比3月份的價格,僅半年時間美西海運價格已暴漲150%,令人震驚。
對于大量發貨的賣家及拋貨產品賣家來說,海運艙位費已經不容小覷。有小賣家表示:貨運價格漲得喪心病狂,加上人民幣升值,小賣日子難過。
大批賣家海運貨件被取消
價格全線上漲之外,使用海運發貨的賣家還有別的擔憂。
此前,亞馬遜實施新政限制賣家發貨的數量,尤其是新品的發貨數量。這讓很多賣家陷入焦慮之中,貨都不能發夠量,怎么沖銷售額?
于是,一部分“膽大”的賣家尋求突破發貨限制的辦法,以達到多發貨的目的。但是,這些瘋狂創建的貨件被亞馬遜無情的取消了。很多賣家出現一個問題,海運都發出了,貨物在海上飄著,結果貨件計劃被取消。
有位賣家稱,這批新品總共發了5票,每票200個,如果不能發出今年就白干了!貨件被取消后,找客服也無法恢復。之前沒有用過海外倉,現在一時半會也找不到合適的海外倉。
最近,許多賣家遇到這類問題,他們的疑問是,這些貨物亞馬遜還能收嗎?
這些問題歸根結底是還是突破發貨限制惹的禍,業內賣家稱,勸過同行不要這樣做,有風險,結果都說沒有問題,不會被取消,但結果上周貨還在途中,貨件全部被取消。
也有同行稱,自己的貨件也被取消了,然后是強行送進去的,目前在接收了。不過還是要做兩手準備,一是如果送進去就很省心了;二是聯系海外倉,讓貨代聯系美國那邊改地址送到海外倉,重新貼箱標再發出來!同時也聯系貨代事要說明情況。
目前,針對這類問題,業內賣家提供的解決方案:趕緊移到海外倉。
1、如果走的海卡,是需要郵件和亞馬遜倉庫進行預約的。亞馬遜查到貨件已取消是不給預約,這時候貨就只能放在海外倉中轉;
2、如果是海派,不需要預約。貨都送到倉庫了,亞馬遜硬著頭皮只能接收入庫。不過可能賣家會收到警告,貨件處理速度可能也比較慢。
貨件接收出BUG?在接收和O之間切換
如果突破發貨限制貨件被取消還能理解,但是,一波沒有搞小動作的賣家貨件在接收也出了問題。
有賣家稱,有兩個貨件都是全部接收了一段時間,又全部清空,然后就出現一直接收為0的狀態,也沒更新過,亞馬遜調查日期也一天天推遲。
這樣的遭遇炸出了一波同行,大家紛紛表示:
貨物狀態是正在接收,但是一直顯示是0;
最近有點奇怪,有個貨件顯示接收完成,但庫存0;
我也有這個情況,經常0或全接收。
出現這樣的問題也在所難免,畢竟現在亞馬遜倉庫貨物基本處于爆滿的狀態,而且因為疫情,倉庫人手緊張。有些賣家還出現了丟貨的現象。
一位賣家:AMZ-Jessica在路上分享了自己丟貨后收到亞馬遜賠償的經歷。
該賣家稱,又將要收到一筆因庫存丟失而產生的賠償。這次情況是庫存上架沒多久就給調查,產生的訂單全部取消,足足調查了有兩個月,后來看到貨件顯示已完成,但是庫存仍然沒有接收。于是開case問客服,沒想到不需要提供發票什么的直接賠償。
該賣家還分享稱,如果不開case,貨物可能丟了就丟了,因為后臺這個貨件沒有任何異常,正常顯示已完成已接收數量(實際沒有接收)。
所以賣家請注意,要多看后臺已發貨件有沒有正常接收!
掃碼關注二維碼
2025-01-22 17:38
2025-01-23 13:37
2025-01-24 11:50
2025-01-24 13:43
2025-01-23 11:21
2025-01-23 11:39
掃碼加入社群
掃一掃
關注億恩公眾號
如果需要找一個準入門檻低,低傭金的外貿平臺,聽客跨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