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億恩網原創
作者:晶晶
引言 今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在報告中,分別提到了跟電商/互聯網相關的包括:互聯網+、網上零售、跨境電商、工業互聯網、共享經濟、互聯網+農業、互聯網醫療、電子政務、互聯網金融、大數據等十大行業關鍵詞。
今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在報告中,分別提到了跟電商/互聯網相關的包括:互聯網+、網上零售、跨境電商、工業互聯網、共享經濟、互聯網+農業、互聯網醫療、電子政務、互聯網金融、大數據等十大行業關鍵詞。對此,電商中心第一時間發布【電商快評】解讀。
一、事件背景
3月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在報告中,分別提到了跟互聯網相關的包括:互聯網+、網上零售、跨境電商、工業互聯網、共享經濟、互聯網+農業、互聯網醫療、電子政務、互聯網金融、大數據等十大行業關鍵詞。
二、分析解讀
對此,互聯網+智庫-電子商務研究中心(100EC.CN)分析師對政府工作報告中涉及的電商/互聯網行業十大關鍵詞進行解讀。
關鍵詞一:互聯網+
【總理報告】1、“互聯網+”廣泛融入各行各業;2、在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多領域推進“互聯網+”
【分析解讀】從2015年開始,“互聯網+”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以來,連續4年,政府工作報告都提及“互聯網+”。對此,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從2015的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到大力推進“互聯網+”發展再到深入推進“互聯網+”行動,再到今年的廣泛融入,可以說在過去的幾年中,互聯網+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當前,互聯網+已逐步、廣泛的各行各業當中,特別是在零售業、物流業、工業品等領域應用較廣。但在教育、文化等領域的應用還處于初級階段,報告提出要推進在這些領域的互聯網+將極大的促進互聯網+在這些領域的進一步的深度應用。
關鍵詞二:網上零售
【總理報告】推動傳統消費提檔升級、新興消費快速興起,網上零售額年均增長30%以上
【分析解讀】2017年“新零售”概念火遍行業,新零售核心是滿足消費者更高質、更高效、更高頻的新需求,超市行業成為當前主要戰場,帶動行業集中度大幅提升。阿里和蘇寧主導的平臺型聯盟;騰訊和永輝打造的自營聯盟對壘局面顯現。新零售阿里騰訊雙雄對陣,一級市場新星輩出。阿里作為新零售主導者,率先出擊線下,已經完成對銀泰、蘇寧、聯華、三江、新華都、高鑫零售入股,構建線下阿里聯盟;同時以盒馬鮮生為新平臺,依托生鮮等高頻流量,全面推進對線上、線下的同時革命。騰訊作為線上流量霸主,亦不容忽視新零售領域迸發的新流量價值,在2017年下半年開始啟動零售賦能計劃,通過入股永輝加入新零售戰局,其核心邏輯為最強的流量與最高的效率結合產生最大的價值。同時,一級市場新星在新零售領域脫穎而出,無人零售、生鮮成為金融資本寵兒。而京東則提出“無界零售”的概念等,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余思敏表示。
對此,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良策電商、今遇良顏創始人孫彥良表示,客觀上講,中國電子商務走在世界前列,值得點贊!
事實上,本屆政府報告中所體現得觀點突顯冷靜和理性,更強調的是正本求源,誠信經營,最大程度上減少“坑蒙騙”的不良現象,促進商業健康和品質消費的有序發展。另外,伴隨電子商務在國內市場成熟化,消費有待進一步升級,不應只停留在價格層面,更應該關注品質消費,引導消費更加理性化。從上到下,杜絕假冒偽劣產品,提升消費者品位鑒別力和品牌企業誠信的落實能力。堅決反對刷單、刷評論等虛假口碑,減少誤導消費者的商業行為。
關鍵詞三:跨境電商
【總理報告】設立13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覆蓋全國。
【分析解讀】對此,電子商務研究中心B2B與跨境電商部主任、高級分析師張周平表示:跨境電商已多年被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所提及,從2015年的擴大綜合試點到2016年的支持海外倉建設、到2017年新設12個綜合試驗區都表明對跨境電商工作的扶持力度。從2012年開始至今,跨境電商政策紅利逐漸從單一城市不斷向全國蔓延。13個綜試區的設立足以表明該模式已經得到政府相關部門以及市場的驗證,更加有利于跨境出口電商的快速發展,政策將給跨境電商行業帶來更多機遇。
跨境電商已成為國內傳統外貿企業轉型升級的“利器”,依托“世界工廠”的優勢,中國跨境電商供應鏈強、運營力好。從供應鏈來看,中國作為“世界工廠”,擁有的優質供應鏈多而全,構成跨境電商出口的核心競爭力;從電商運營能力來看,中國跨境電商公司在運營推廣方面具備諸多經驗,可以直面海外本土電商競爭,政策以及“一帶一路”等紅利為跨境電商提供政策保障,各項政策利好跨境出口。目前主要出口跨境電商平臺包括:阿里巴巴國際站、環球資源、焦點科技、聚貿、敦煌網、全球速賣通、eBay、亞馬遜、Wish、蘭亭集勢、DX、米蘭網、環球易購、小笨鳥等。
關鍵詞四:工業互聯網
【總理報告】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創建“中國制造2025”示范區。
【分析解讀】“互聯網+制造業”融合發展是產業發展大勢所趨,“互聯網+”催生了新的制造理念和制造業態。“互聯網+”制造業蘊含著巨大商機,正在創造巨大需求,用新技術改造制造業的潛力也是巨大的。“互聯網+工業”將進一步引領傳統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升級,以創新為動力促進智能化制造,推動互聯網由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拓展。對此,電子商務研究中心B2B與跨境電商部主任、高級分析師張周平表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已成為我國制造業轉型的必然趨勢,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為智能制造的先行軍,即將率先步入快速發展階段。工業互聯網市場未來市場空間巨大,隨著國家、地方政府的支持與補貼落地,工業互聯網有望呈現出熱潮翻涌的發展態勢。
關鍵詞五:共享經濟
【總理報告】發展平臺經濟、共享經濟,形成線上線下結合
【分析解讀】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形成勢頭,數字經濟、共享經濟加速發展,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層出不窮,新的增長動能不斷積聚。其中,共享經濟更是連續兩屆成為兩會關注的話題之一,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共享經濟市場交易額超五萬億元,增長率超40%。
對此,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助理分析師陳禮騰表示,隨著共享經濟的不斷發展,共享單車、共享租車、共享租房、共享充電寶不僅便利了老百姓的生活,更充分利用了社會資源。然而,繁榮的背后依舊存在不少問題。2017年不少共享單車公司倒閉,押金難以收回等現象層出不窮。押金問題、信用問題、監管問題成為大眾關注的話題。兩會的召開,共享經濟的頻繁提及,體現了政府對于這一新經濟模式的高度關注,相信在政府的頂層設計指導下,共享經濟將進一步造福老百姓,進一步推動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六:互聯網+農業
【總理報告】發展“互聯網+農業”,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分析解讀】“總理報告再次提及發展“互聯網+農業”,在農業電商中,包括每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會提及,以及出臺了互聯網+現代農業的實施方案。“互聯網+”農業,整合了農業產業鏈中的上下游,解決了傳統農業商品流通中的主要問題。”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助理分析師呂昊澤表示。
“互聯網+農業”是“互聯網+”時代下的最后一片藍海。的確,相對于城市中各行業互聯網化的白熱化競爭狀態,農業領域的互聯網化雖起步較晚,但其中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機遇。但同時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依靠互聯網這陣強勁之風,想要吹起碩大和傳統的大農業,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政府、企業和每一個個體的共同努力,才能收獲到揮灑之后的喜悅成果。當前,主要農村電商平臺包括:云農場、農一網、農村淘寶、大豐收、豐收俠、七公里、鏈農、甫田網、美菜、易果生鮮、本來生活、中糧我買網、順豐優選、沱沱工社、菜管家等。
關鍵詞七:互聯網醫療
【總理報告】支持中醫藥事業傳承發展。創新食品藥品監管方式,注重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提升監管效能
【分析解讀】食品藥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問題,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生命安全和社會和諧穩定。李克強總理指出,支持中醫藥事業傳承發展。創新食品藥品監管方式,注重用互聯 網、大數據等提升監管效能。這是對食品藥品監管的一個重大舉措。在過去,食品藥品的監察很難做到面面俱到,從而導致不少“有心人”鋌而走險干些不發勾當嚴重危害群眾生命安全于社會和諧。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的技術賦能,能對食品藥品進行全流程的監督管理,減少甚至根除存在的安全風險。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助理分析師陳禮騰表示。
關鍵詞八:電子政務
【總理報告】1、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實施一站式服務等舉措;2、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使更多事項在網上辦理。
【分析解讀】電子政務建設又迎來了一個建設高峰期,我國電子政務發展也進入了全新的“互聯網+政務服務”階段。“互聯網+政務服務”是電子政務的應有之意,但并不是對電子政務的簡單字面替換,其提出有著深刻的背景和必要性:“互聯網+政務服務”是政府利用互聯網思維、技術和資源實現融合創新的過程,除了通過“連接”提升運作效率、服務能力,更重要的是通過“化學反應”和“基因再造”,重構流程,重塑公共產品和行政服務,實現政府服務體系的“升級和重塑”。
縱觀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電子政務的發展趨勢,大致經歷了數字化模式儲存政府數據的辦公自動化階段,部門間信息互通、政府職能整合的數字政府階段,目前正開始邁向提供高效、智能、個性化服務的智慧政府階段。另外,也已經有多個國家和地區先后發布智慧政府的建設計劃。
關鍵詞九:互聯網金融
【總理報告】健全對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等監管,進一步完善金融監管。
【分析解讀】對此,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互聯網金融連續5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5年來,政府工作報報告對互聯網金融的描述,從促進發展,到規范發展,到警惕風險,再到健全監管,呈現了互聯網金融在國內發展的規律。隨著互聯網金融的深入發展,監管趨嚴將貫穿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始終。總體上,國家層面一直堅持鼓勵的態度,加強準入門檻,規范發展,完善監管成為工作的重心。
要發展金融監管科技,打破信息孤島,推動人工智能等技術在防范風險方面的應用。主要是利用創新技術升級完善金融監管體系,推進數據信息共享,打破數據割裂風險,同時推動監管部門與互聯網技術企業加強密切合作。完善統一的監管規則和監管框架,防范大型互聯網金融平臺的業務風險。
關鍵詞十:大數據
【總理報告】推動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廣泛應用,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傳統產業深刻重塑。
【分析解讀】大數據、云計算也是多年被提及,從去年的加快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應用,到今年的把“加快”換成“推動”,“應用”到“廣泛應用”,足以說明大數據、云計算等將會在今年得到快速發展,被應用到各行各業中去。
“目前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應用還處于非常初級的階段,并不成熟。可以預見,整個行業未來會加大對技術的投入。電商平臺可以利用大數據打擊刷單炒信行為,利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及時發現并有效打擊刷單炒信行為。可以把幾個電商平臺的信譽數據庫打通;電商平臺運用大數據、互聯網技術,多維度分析識別虛假交易;只有不斷完善電商平臺現有存在缺陷的評價體系和商品搜索排名展示體系,才能鏟除刷單土壤。”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
掃碼關注二維碼
2025-01-22 17:38
2025-01-22 15:06
2025-01-23 13:37
2025-01-24 11:50
2025-01-22 11:37
2025-01-22 09:29
掃碼加入社群
掃一掃
關注億恩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