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億恩網原創
作者:桃子
引言 6月1日,據外媒報道,烏克蘭5月25日發布進口新法案——沒有商標持有者批準的品牌產品包裹不能進入烏克蘭國內。
6月1日,據外媒報道,烏克蘭5月25日發布進口新法案——沒有商標持有者批準的品牌產品包裹不能進入烏克蘭國內。
這也意味著,要想把品牌產品售往烏克蘭境內,必須取得商標持有者人的批準,否則,海關將對通關產品進行扣押而不予通關,烏克蘭此舉實則為了防止假冒產品進入烏克蘭境內,但這也無疑給了很多出口烏克蘭的中國賣家沉重打擊,當然,中國的跨境電商賣家也將受到殃及。
對于取得商標授權的中國跨境電商賣家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打擊一些來路不明競爭對手,也讓烏克蘭消費者對網購入境的產品更有信心,而消費者需求不變的情況下,正規產品將更具有競爭力,但是對于一些通過倒賣“水貨”的賣家,則不可能在此次打假中幸免,烏克蘭海關將對清關檢驗加強控制,并檢查所有國際包裹以防止假貨流入市場。
據報道,此次海關新政涉及的品牌企業有一千多家,包括阿迪達斯,安利,蘋果,佳能,香奈兒,切斯特菲爾德,雪佛蘭,芝華士,克里斯汀·迪奧(Dior),可口可樂,Contex,Dormeo,Electrolux,樂高,Levis,LG,Lipton,本田,惠普,魅族,梅賽德斯奔馳,諾基亞,歐寶,PlayStation,雷德蒙德,三星,桑德拉,殼牌,斯巴魯,施樂,小米等。
其中,包括小米、魅族和LG等3C品牌產品均有中國商家在跨境電商平臺速賣通俄語站中銷售。若這些在速賣通上銷售品牌產品的賣家若不能獲得商標持有者的批準,其跨境電商包裹則不能通關。
中國跨境電商賣家又一次在商標品牌面前摔了跤!
中國作為世界的制造業大國,“Made in China”作為中國的一張名片圣明遠外,但是同樣因為制造業而得以傳播的是中國仿貨,“沒有中國人制造不出來的產品,任何產品只要瞧上一眼,過不了十天半個月就能制造出超80%相似度的仿品”。另外,相對而言,中國人們商標侵權意識薄弱,所以,中國制造常常讓人聯想到的除了物美價廉,還有就是仿品。
而如今,對于商標的管理是越來越嚴了,在跨境電商平臺,亞馬遜對商標侵權的從嚴處理,速賣通平臺的嚴格整治,再到烏克蘭海關的打假,中國的仿品出口面臨著雙面夾擊的形勢,而這一個雙面夾擊的形勢并不是暫時的,在未來,對仿品的打假只會越來越嚴格,品牌化將會是中國產品很長一段時間的蝶變之旅。(部分消息來源于出口電商公眾號)
掃碼關注二維碼
2025-01-22 17:38
2025-01-22 15:06
2025-01-23 13:37
2025-01-24 11:50
2025-01-22 11:37
2025-01-22 09:29
掃碼加入社群
掃一掃
關注億恩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