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億恩網原創
作者:賈銳杰
3月還沒過半,跨境圈已接連傳出兩起貨代暴雷事件。
2月底開始,深圳星泰供應鏈暴雷的消息甚囂塵上,有消息稱公司運輸的貨柜被國外拍賣,并需要加價贖貨。星泰對傳言做出回應,總經理李金曉向億恩網表示,目前公司運營正常,但尚有十多個積壓貨柜,并介紹了處理貨柜的最新進展。
而另一個公司星速拉美(深圳)跨境供應鏈已經放棄掙扎,因為背負巨額債務,公司深受資金困擾,財務狀況無法支撐正常業務運轉,本周已開始核對賬目處理在倉貨物,其客戶要在3月15日(今天)前完成登記工作,25日前轉移貨物。
過去兩年間,跨境物流公司暴雷事件時有發生,其中多數是歐洲線貨代,導火索則是飽受爭議的雙清包稅。多個同行被查的案例在前,甚至因為要支付大額稅金或賠償金面臨破產,但考慮到運輸成本及招攬客戶,多個物流公司仍冒險沿著這條路走,雙清包稅的雷今后還會炸。
背負巨債,深圳一貨代倒下
幾天前,深圳星速拉美物流公司發出“關門”通知。
該公司介紹,由于墨西哥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和內部資金狀況的嚴重問題,公司背負了巨額的債務,遭受嚴重的資金困擾。盡管公司多方措施籌集資金,并在過去的數月中不斷爭取,但仍未能逆轉局勢,當前的財務狀況已無法支撐其維持正常的業務運營。
目前,其已開始核對賬目、處理在倉貨物。公司所有客戶需與其客服團隊聯系,核實在倉貨物情況,并與其財務團隊進行賬目核對。在3月25日之前找到合適的合作伙伴,以結清所有未付費用,并及時提走在倉貨物。
對于在途貨物,該公司將按照既定程序,視作遺棄貨物進行處理,目的是避免產生不必要的額外費用。根據關于丟失貨物賠償的相關約定,將按照每單運費的金額支付給客戶,作為結清雙方之間全部債權債務關系的賠償。
為了順利處理事務,該公司客戶需要在3月15日前完成登記工作,3月25日前完成貨物轉移。公司會記錄供應商各項費用的賬單金額,確保已產生和已付款項的數據無誤。
這則通知讓人感到意外。在2023年11月、12月,星速拉美還頻繁活躍在跨境圈,以主辦單位身份參與多個跨境行業賣家會議,而現在,其官方網站已無法打開。
公開信息顯示,該公司成立于2022年,注冊資本為200萬元人民幣,總部位于深圳,主營業務包括墨西哥、智利頭程海運雙清,海外倉業務及本土目的港清關等服務。其先后在墨西哥、智利當地設立分公司,并在國內建設了深圳龍崗倉,在墨西哥、智利等國家地區均設立海外倉12000平方米倉儲配套服務,是有一定規模和實力的貨代公司。
近幾個月,該公司頻繁進行負責人、投資人、地址等信息變更。今年2月,龍崗局將其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同時星速拉美有訴訟在身,因與深圳另一公司產生的合同糾紛,將于下月開庭。
星泰陷資金困境,回應“暴雷”傳言
相比躺平的星速拉美,另一家公司深圳星泰供應鏈還在自救。
星泰成立于2020年,在跨境電商爆發期進場。近段時間業內不斷有消息傳出,稱星泰已經暴雷,貨柜被清關行拍賣。億恩網聯系到星泰總經理李金曉,他表示目前公司運營正常,正在解決積壓貨柜問題。
在此之前,星泰也就各種傳言做了解釋說明,明確表示公司資金困難是實際情況,但貨物沒有丟失,也沒有如傳言所說的被拍賣。但星泰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
2022年12月,捷克稅務局查封了一個清關行的倉庫,星泰幾個貨柜被扣,這場風波成了星泰資金困難的開端;同期,馬拉堆場還查驗了2個貨柜。這些事件產生的查驗費、堆存費、退回重新運輸費用,加上賠償客戶的400多萬現金,讓星泰總計虧損達500多萬元人民幣。
時隔不久,去年2月的比利時查驗風波中,星泰被查扣一個亞馬遜普貨柜子,賠償客戶80多萬元;波蘭查驗2個柜子,又賠償約120萬元。同年8月,波蘭、荷蘭、漢堡海關查驗其5個集裝箱,產生的壓車費、倉儲費、查驗費等總計150萬元左右。這幾次查驗風波,導致星泰陷入資金困境。
打擊接二連三。去年10月,漢堡、波蘭、匈牙利查驗率飆升,星泰合作的清關行全部停止接單,導致到港的柜子在碼頭存放月余無法清關,產生幾十萬滯港費。12月,星泰開始安排清碼頭柜子,由于查驗率高、柜子存放時間過長,清關成本上漲,導致每個柜子的清關費加滯港費成本達到16-18萬元。
與此同時,UPS也大幅漲價,收取旺季附加費、圣誕附加費等費用,導致其清關完成的柜子無法安排派送。2024年1月底,清關行清完3個柜子后,因星泰未及時支付55萬的賬單,清關行暫扣了其3個集裝箱。
李金曉介紹,目前公司還有17個柜子待處理。
“現在大家的意見是,讓欠款的客戶先把錢付過來,如果不夠就把剩下的部分攤下去,一公斤多少錢由客戶墊付,我打欠條給他們。比如處理一個柜子需要20萬,我本身還有10萬塊錢沒從客戶那收回來,那就先收這10萬塊錢,還有10萬的缺口,分攤下一公斤10塊錢,這10塊錢就是我欠他們的賬,他們先幫忙墊付。”
這和星泰此前公布的方案一致——欠款的客戶先將所欠款項補上,星泰再以個人名義向部分客戶借一些款,用來支付國外的清關費和快遞費。在款項還有缺口的情況下,由每個貨柜的貨主補一部分費用,星泰將以個人打欠條的方式,解決這些柜子。經過公開統計,除去應收賬款中約100萬的壞賬,所有柜子的資金缺口大概在 80-120萬之間。星泰表示將盡力補上這個缺口。
業內也出現了“星泰贖貨群”,稱客戶支付20元/kg的費用就可以贖回貨物。對此,星泰勸客戶不要上當。“我司確實遇到了資金困難,但沒有跑路,也沒有讓客戶二次付款。”
按照所說方案,星泰正努力解決積壓貨柜。李金曉說:“目前已經從清關行提出了一個柜子,三條柜對方要55萬,我們付了28萬過去,還差27萬沒有付完。”
星泰此次之所以被傳暴雷,引子是清關行的一封告知函。函中提到,清關行曾多次致電、致函向星泰索要應付款項,都未收到答復,因此最后一次通知星泰:截至中歐時間2024年2月26日中午12點之前,若仍未收到款項,將不得不采取進一步的行動。具體而言,會將星泰在其公司的所有貨物拍賣來抵扣應收款項,不足部分會繼續通過法律索賠。
李金曉表示,目前貨物是安全的,并沒有被拍賣,而告知函也事出有因。
“我讓欠款客戶付錢過來,他們一直不付,原因是聽到謠言說我欠清關行幾百萬,擔心即使付錢也拿不到貨,我說我沒有欠幾百萬,而是幾十萬,但他們不相信。我就把他們和清關行拉了一個微信群,讓清關行把我們的賬單發到群里,公開給大家,最后他們也確認了,我只欠了40多萬。”
即便如此,欠款客戶依然不愿付錢。他說,為了向其施壓加快回款,清關行才有了告知函這個動作。貨物被拍賣的消息也由此傳出,并持續發酵。
無論賣家還是貨代都經不起太長的等待。企查查顯示,星泰涉及十多起法律訴訟,其中63.64%的案件案由為國際鐵路聯運合同糾紛;在涉及案件中,星泰36.36%的案件身份為被告,54.55%的案件身份為原告,9.09%的案件身份為其他當事人。
全國多式聯運和運輸代理有99萬家企業,星泰注冊資本600萬元人民幣,超過全國95%的同行。如果遭遇類似的風波,有多少物流公司能承受沖擊?
雷聲陣陣,雙清包稅模式仍不絕
星泰主要業務包括歐洲鐵運包稅、歐洲公鐵聯運、英國自主VAT等,目前主要做中歐集運,跨境賣家貨物占比有限。多次被查驗扣貨,究其原因是星泰所走的“雙清包稅”模式。
“雙清”是指出口國清關(報關),和目的國清關,“包稅”是指包目的國清關時的關稅等稅金。目前市面上的雙清包稅模式主要有兩種操作:一種是通過改貨品名稱來盈利的,比如玩具改為日用品,或者低申報貨品價值來少交稅或不交稅,來獲取更大的利潤;另一種是貨代在歐盟27國中找不同的國家清關,例如通過走小國家或比較偏的國家清關,再拉到歐盟的其他國家,來減少關稅。
一位物流人士表示,雙清包稅本身就是灰色運輸方案,如果按照完全合法合規的操作進行,運輸成本會大幅上升,許多賣家都不愿接受運價上浮。“雙清包稅主要是便宜,但實際上是不合規的,一旦被查到各項費用就上來了,VAT增值稅是主要的成本問題。”
貨物被查驗后,貨代就面臨補交稅金、清關費、滯納費等大額成本,資金鏈壓力驟然增加。如果此類風險疊加,就很容易陷入困境,一蹶不振,這時一些物流公司會嘗試將資金漏洞轉嫁給客戶,但最終部分公司仍難逃破產收場。
從2022年至今,因雙清包稅被查而暴雷的物流公司不在少數。
先是彼時6月份,全易公告稱,由于口岸管控問題,柜子在口岸積壓太久,產生較高的堆存費,公司資金鏈斷裂無法處理堆積的貨柜,又導致了大額的滯港費。為解決問題,全易做了一個資金籌集方案,希望客戶出錢來贖回柜子,客戶籌集的費用后續可以用于出貨抵扣。
全易僅所需清關費用就高達三四百萬,資金缺口巨大,因此多數上游貨代和跨境賣家并不認同眾籌方案,唯恐竹籃打水一場空。面對市場質疑,全易相關負責人喊著“我一定要救市,把貨搞出來。”但幾天后全易就發出了一紙破產告知書,利落脫身也淪為笑柄,只留下索賠不得的客戶和薪資無著落的員工風中凌亂。
同年11月,另一家物流公司又通知客戶,稱公司后端被查驗6條柜子,每條柜子的處理費用是30萬。但由于資金不足,暫時先處理第一條柜子,公司自己承擔10W,剩下的金額就分攤到每個客戶對應的公斤數。
經其計算,這些客戶付完原來的運費之后,還要為此支付平均每公斤14元的費用,并表示這“算作公司找各位客戶暫時借款”。這個措施和前者全易的方案高度相似,當事公司希望通過向客戶籌款拿回柜子,引起一片爭議。
對于被查貨代來說,一個致命問題是翻舊賬。在歐洲,只要物流公司被查到低申報,海關便會追溯其此前的違規行為,正因如此,歐洲市場貨代被查后往往面臨難以填補的大坑。這家被查6條柜子的貨代就是這種情況,被查驗后,該公司此前欠稅漏稅的賬目全部都被追查,最終數罪并罰。
種種先例聽得賣家心驚,但即使知道雙清包稅的風險,因為發貨更省錢省心,多數時候他們會繼續用該模式。正是因為這種模式有市場,才會在多個貨代陸續因此折戟后,仍有大量物流公司沿用這種模式。不難猜測,即使身邊雷聲陣陣,今后貨代因雙清包稅暴雷的事件還會繼續發生。
狂奔的跨境電商,需要物流托起
中國跨境電商行業正在高速向前。
2023年,我國跨境電商出口發展迅猛,總額超過1.8萬億元,增長19.6%,遠超同期全國整體出口增速。Temu等新興電商平臺逐漸占據國外電商市場份額,僅從上海浦東機場海關來看,有3家電商平臺2023年出口申報量同比增長超10倍,出現爆發式增長。
以行業高地為例,深圳市跨境電商協會執行會長王馨介紹,2023年,深圳全市貨物進出口3.87萬億元,同比增長5.9%。值得一提的是,深圳跨境電商以進出口增長75.2%、總額超3000億元規模再創歷史新高,占深圳進出口總量接近8%,在全國跨境電商規模總量中占比超過12.6%。
廣州也不遜色。2023年,廣州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2000億,全市跨境電商實現進出口規模9年增長136倍。
目前,我國跨境電商主體已超10萬家,建設獨立站已超20萬個,海外倉超過1800個,這樣一個狂奔的行業,需要政策、物流等多方面共同托起。
3月初,廣州市審議通過《廣州市進一步推動跨境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來支持跨境電商企業發展。具體提及幾個方面:
擇優遴選一定數量的跨境電商“麒麟”企業,并對首次進入名單的跨境電商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擇優遴選一定數量的跨境電商“鯤鵬”產業園區(集聚區),對首次進入名單的跨境電商產業園區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在支持跨境電商企業開展“品牌出海”方面,廣州將遴選一定數量的優秀跨境電商“品牌出海”企業,對其開展品牌推廣產生的實際費用,給予不超過推廣費用50%的資金扶持,單個企業每年扶持金額不超過100萬元。
有望獲取一筆資金支持,這個消息讓不少賣家精神一振。
廣深之外,更多城市也在用“真金白銀”推動跨境電商行業發展。例如,據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投資促進局消息,該區出臺了跨境電商扶持政策“17條”。
據河南日報報道,在產業園建設方面,該政策鼓勵企業新建或運營跨境電商產業園區,投資主體可一次性獲得500萬元獎勵;鼓勵企業在園區內開展倉儲物流設施、自動化分揀線、機器人等設備設施投資,給予一次性扶持資金最高300萬元獎勵;園區成功申報為國家級、省級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示范園、孵化平臺的,將按省市獎勵金額1∶1給予額外獎勵。在鄭州航空港注冊的跨境電商企業,在主板成功上市即可獲得獎勵2000萬元。
今年,多個城市明顯加快跨境電商推動力度,除了出資扶持,行業宣講會也是遍地開花,都希望本地企業能搭上出海東風,在海外市場獲得新增量。
而貨物從商家手中來到海外消費者手里,跨境物流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如何配合行業的高速發展,用合規、適宜的物流產品托起一路狂奔的跨境電商行業,也將成為物流公司的重點功課,而從當前的跨境物流局面看,這恐怕無法一蹴而就。
掃碼關注二維碼
2025-07-02 14:22
2025-07-02 17:53
2025-07-03 19:42
2025-07-04 11:19
2025-07-03 11:27
2025-07-04 14:26
掃碼加入社群
掃一掃
關注億恩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