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億恩網原創
作者:賈銳杰
引言 小賣家的生存空間被擠壓
昨天,亞馬遜毫無征兆地在前臺公開了部分類目產品的銷量,這個突然的舉措讓賣家驚訝不已,并引發了不小的擔憂情緒。
業內認為,亞馬遜銷量透明化會直接加劇內卷,接下來平臺上價格戰將更激烈、訂單向頭部腰部靠攏、新品難推廣或需要基礎銷量、藍海潛伏期縮短、能拉升銷量的站外deal重要性會上升,小賣家將面臨一場血戰。
部分類目顯示銷量,賣家慌了
在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上,產品搜索或詳情頁顯示近期銷量已是常態,但見慣了這項數據的賣家昨天受到了驚嚇,因為這次顯示產品銷量數據的是亞馬遜,而在此之前的十多年里,亞馬遜從不公開這項數據,賣家只能通過第三方軟件來捕捉一些痕跡。
現在,亞馬遜主動在PC端和移動端前臺顯示了產品銷量,涉及玩具、服裝、家居、母嬰用品、假發等多個類目,如顯示產品在“過去一周被購買800+”或“過去一個月賣出3k+”等。
目前銷量數據僅出現在美國站,且數據展示還沒完全開放,部分類目仍不顯示。不過,賣家普遍認為銷量顯示將逐漸延伸到所有類目。
游戲椅
假發
玩具
面對這個局面,有賣家直言“要瘋”。一方面是銷量顯示后內卷程度將直線上升,另一方面是懸殊的銷量差距讓賣家坐立不安。
“剛去看了一下,上月銷售400+的我擠在一堆2K+的競品身邊瑟瑟發抖……”
“看著我的50+ bought in past week,跟隔壁的800+ bought in past week,霎時間不知道說啥好。”
“我的產品還沒有顯示銷量,看看邊上的競品周銷200+、400+,我不禁陷入沉思……”
“可憐我新品上架,還沒開始售賣?!?/span>
在網購中,產品的銷售數據是一個重要的指標。如賣家所說,在一排銷量動輒1k/2k+的產品和一個銷量只有幾百的同類產品中,誰都會偏向銷量高的產品。而銷量低于50的產品似乎不會有數據顯示,新品和銷售差的老品更難熬出頭了。
或許是銷量數據剛剛上線功能不完善,即使用同樣的關鍵詞搜索,部分賣家能看到銷量數據,其他賣家登錄賬號、添加郵編也無法看到這項數據,不過更換瀏覽器后部分可見。此外,部分產品銷量在前臺搜索結果中顯示,也有產品要進入店鋪才能看到。
此外,對于顯示的銷售數據是否準確,賣家的反饋也截然不同,有賣家稱“準得很”,也有人表示出入明顯。“對比了自己的銷量,平臺顯示的銷量沒有實際銷量高,但是差別也不大。”一位賣家說。
銷量數據乍一出現,業內還不清楚平臺的統計方法。有賣家分析,如果亞馬遜前臺顯示銷量數據和實際銷量有較大的差距,那么有兩種可能,一是平臺只統計了單變體的銷量,二是只統計了付款成功/配送成功的訂單數據。
賣家們照著這個思路再對比,就有了新的發現,前臺顯示的確實更像單個ASIN的銷量。“一開始對比的父體銷量,感覺顯示的銷量不準,再對比單個ASIN的銷量就差不多了?!?/span>
如果顯示數據與實際銷量相差不多,那么是否完全吻合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這項變更將改變不少賣家的亞馬遜生涯。
公開銷量的7大影響,賣家將迎來血戰
亞馬遜公開銷量之所以會讓賣家慌了神,就是因為其會從幾個方面深刻影響賣家的經營,包括產品訂單、新品推廣、運營策略等幾點:
1、銷量權重增加,價格戰升級。許多賣家看到銷量后,第一反應就是內卷要加劇了,數據透明增加了銷量的權重,當一款產品與同類產品銷量懸殊時,要想爭取買家,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降價;同時低價也有利于其快速積累銷量。
事實上,今年以來亞馬遜接連上調了美國、歐洲等站點的多項倉儲費用,但業內競爭激烈,很少有賣家漲價來應對,市場消費力不足是一大因素。根據Adobe數字價格指數,2023年2月美國在線零售市場價格比去年同期下降1.4%,比上一月下降0.3%,美國在線價格已經連續第六個月出現同比下降。這種情況下,電商賣家價格戰是必然的,而亞馬遜現在又加了一把火。
2、新品難推,基礎銷量概念出現。市場不樂觀的情況下,賣家對推新品已經十分謹慎。如今平臺公開銷量,如果銷售不足50的產品直接不予顯示銷量,那么再以常規的打法去運營,新品將很難走出新手村,畢竟沒有人愿意下單一個沒有銷售記錄的產品,賣家推新的阻力更大。
接下來,新品上市將需要鋪墊。一位賣家指出,今后誰不做基礎銷量,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在推新品。以國內電商市場為例,做基礎銷量已成為常見的操作。
3、站外成“刷銷量”熱門戰場。為了迅速積累銷量,賣家除了在站內促銷,還會通過站外低價走量,這在同質化嚴重的類目、季節性產品中會更加明顯。新品上架前期的基礎銷量,一定程度上也會由此而來。
4、頭部壟斷。銷量數據放大了頭部鏈接的優勢,馬太效應會使強者更強,高銷量產品吸引更多潛在消費者下單,而腰部以下產品被奪走訂單,小賣家的生存土壤減少。而即便是要通過站外渠道低價買量,資金雄厚的頭部賣家也會是碾壓式的存在。
5、抄品更嚴重,藍海有效期縮短。以往,賣家通過第三方軟件的數據進行選品,難免存在誤差,如今官方親自揭開了銷量面紗,自然會成為新的選品渠道。如賣家所說,抄品會更加嚴重,爆款或潛力產品被抄襲的可能性增加,尤其是服裝或定制化類目;同時,藍海市場的有效期縮短,演變成紅海的速度將大大加快。
6、部分BSR走下神壇。在銷量透明后,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一些看似穩居頭部的BSR擁有數萬條評論,顯示銷量卻與只有幾千個評論的產品相差不多。不過,這或許是因為顯示的銷量為單個ASIN數據。
7、選品軟件面臨淘汰風險。亞馬遜下場公布銷售數據,一些以此為生的軟件就沒了立足之地。賣家對比平臺數據和第三方數據,發現二者有明顯出入,這時以誰為準?答案不言而喻。對普通賣家而言,公開銷量為數不多的好處就是,可以節省一筆軟件費用了。而這些服務商將需要尋找新的切入點。
不久前,Temu在前臺顯示了商品的日銷售額,有賣家認為,亞馬遜如今這一步或許是受到了刺激,希望通過可觀的透明數據爭取更多消費者。Temu新站點不斷上線,正在蠶食亞馬遜等線上平臺的低價產品市場。
無論是什么起因,亞馬遜已經邁出了公開銷量這一步,賣家需要承受由此而來的巨大連鎖反應,探尋新的機會。
掃碼關注二維碼
2025-01-22 17:38
2025-01-22 15:06
2025-01-23 13:37
2025-01-24 11:50
2025-01-22 11:37
2025-01-22 09:29
掃碼加入社群
掃一掃
關注億恩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