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億恩網原創(chuàng)
作者:趙丹
引言 年終往往是跨境電商的旺季,很多騙子也伺機而動,讓不少大賣深受其害。
年終往往是跨境電商的旺季,很多騙子也伺機而動,讓不少賣家深受其害。
近日,深圳大賣易佰網絡忽然發(fā)布了防詐騙聲明。
據了解,易佰網絡發(fā)現近期有不法分子假冒易佰網絡以及關聯(lián)公司的名義進行多種形式的詐騙,主要有網絡兼職、刷單詐騙,或者聲稱易佰網絡是其贊助商,并通過偽造公司營業(yè)執(zhí)照等方式進行網絡投資理財型詐騙。
易佰網絡在聲明中表示公司主營跨境電商業(yè)務,從未以任何形式對外開展投資理財業(yè)務,而且公司日常會通過獵聘、Boss直聘等正規(guī)渠道進行人員招聘,從未授權任何第三方對外發(fā)布兼職工作或者需求。
所以大家在日常中一定要注意甄別,不要進了騙子的圈套。
易佰網絡整改名下456家第三方店鋪
此前,易佰網絡就曾經對其第三方店鋪進行整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管控風險,防止這些店鋪打著易佰網絡的旗號進行詐騙。
與一般企業(yè)不同,易佰網絡主要的定位是泛品類跨境電商,經營的類目非常廣泛,比如汽車摩托車配件、工業(yè)及商業(yè)用品、家居園藝、健康美容、戶外運動、3C電子產品等。
據了解,目前易佰網絡在亞馬遜、eBay、速賣通、Wish等多個電商平臺均有布局,易佰網絡在這些主流電商平臺的總收入占據主營業(yè)務收入的90%以上。
但是易佰網絡在這些電商平臺的店鋪經營主體往往是不一樣的,部分網店的名義主體并沒有變更到易佰網絡名下。
據統(tǒng)計,2021年易佰網絡在亞馬遜共經營684個網店,對應669個主體,其中654個主體經營一個網店,15個主體在北美、歐洲或日本地區(qū)向平臺申請經營了不同名稱的兩個網店。
2021年,易佰網絡在eBay共經營109個網店,對應109個主體,單個主體經營網店無數量限制。
2021年,易佰網絡在速賣通共經營382個網店,對應74個主體,單個主體經營網店數量均不超過6個。
2021年,易佰網絡在Wish共經營469個網店,對應426個主體,其中416個主體經營一個網店,10個主體擁有1個以上Wish網店,主要是經營早期向Wish平臺申請取得并持續(xù)運營至今,經Wish平臺確認不違反相關網店注冊和運營規(guī)則。
雖然易佰網絡并不存在以信息授權形式運營部分網店,因違反承諾而被第三方電商平臺查封的情況,但并不排除未來可能會因為第三方店鋪相關問題被平臺重罰。與此同時,有部分店鋪也有可能會在主體沒有變更的情況下,打著易佰網絡的旗號進行詐騙。
所以,易佰網絡對其第三方店鋪進行整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管控風險。
此前,易佰網絡原定于2020年12月31日前整改清理所有代持的第三方店鋪,但是進展卻非常緩慢。于是,易佰網絡不得不在今年7月份再度宣布了對代持的第三方店鋪的整改計劃。
截至8月31日,易佰網絡已對名下的456家第三方店鋪完成整改,將主體進行了變更。其中有79家店鋪的主體無法變更,所以關閉了49家店鋪,轉讓了30家店鋪。
跨境騙局頻發(fā),賣家需慎之又慎
事實上,在跨境圈內,騙局高發(fā)是一直存在的現象,而隨著跨境電商風越吹越大,詐騙者的手段也是層出不窮。
除了冒大賣之名進行投資理財這樣的詐騙手段之外,常見的還有通過各種培訓、賬號解封、低價商標申請等手段對小白賣家進行誘騙。
“無貨源跨境電商”,不知道有沒有賣家聽過這個“坑”。
自跨境電商發(fā)展愈加火熱以來,不少創(chuàng)業(yè)者紛紛投身這一圈子,而沒有一點經驗的他們毫無疑問成為騙子們的“盤中餐”。
“沒貨源也能干”、“專人負責運營店鋪”、“利潤率從30%到300%”、“甩手掌柜躺著賺錢”……這些宣傳語一出,首先中招的就是急于求成、被所謂高利潤沖昏頭腦的跨境電商小白。
眾所周知,騙子是無孔不入的,尤其是如今的大數據時代,但凡瀏覽了相關內容,下一秒就有人通過技術抓取了解需求,而后精準出擊,用各種話術對消費者進行產品或服務推銷。
而在跨境電商圈內,一旦有人點擊了相關的彈窗廣告,立馬就會有“多年跨境經驗、曾助力上萬賣家月入百萬”的運營經理與之聯(lián)系,即便感覺不是很對勁,但還是有不少新手賣家被“月入百萬不是夢”砸昏了頭,最終成為受害者。
“流量大”、“競爭小”、“門檻低”,不少騙子打著這樣的旗號吸引新手入局,可老賣家們都知道,隨著跨境電商變得火熱,這一領域的競爭也在不斷加大。
不少通過亞馬遜等平臺進行跨境銷售的賣家跟億恩網反饋,這兩年跨境內卷越來越嚴重,低價螺旋戰(zhàn)打得不停,而爆款產品跟賣的現狀也越來越多。
所以說,跨境電商“競爭小”這一說法,相信賣家們也自有體會。
除了“無貨源跨境電商”之外,還有“低價采購”。
比如,騙子注冊多個馬甲,在各種跨境群里聲稱“一件代發(fā)一箱起批”,且價格極低,一開始可能不會心動,但隨著該騙子的其他馬甲紛紛表示“靠譜”、“合作多次”,又加上“低價”,自然會有賣家難抵誘惑,可交了“定金”后,人消失了,錢也沒了。
還有通過竊取買家信息向賣家騙取產品退款;低價解封賬號,然而收了錢再無后續(xù);低價申請商標,結果商標申請通過是PS的;站外推廣、產品測評,最后反被勒索不給錢就上差評;爆款產品資料、內部培訓資料……這些“機密”文件,只要花錢購買就能輕松爆單。
而除了這些騙局,賣家們可能還會在發(fā)貨環(huán)節(jié)遇到物流詐騙,比如物流費收了但貨根本沒上船,還有貨代騙子用一條柜號詐騙多個賣家等。
騙子手段層見疊出,有些賣家急于求成則會輕易上當,可有些賣家已經慎之又慎,卻還是防不勝防。
寒冬之際,不少賣家只敢抱著穩(wěn)中求進的態(tài)度,然而還要時不時被迫承受行業(yè)內的各種暴雷事件并莫名為之買單。從賣家角度而言,除了要擦亮眼睛、保有高警惕性,似乎也別無他法了。
掃碼關注二維碼
2025-01-22 17:38
2025-01-22 15:06
2025-01-23 13:37
2025-01-24 11:50
2025-01-22 11:37
2025-01-22 09:29
掃碼加入社群
掃一掃
關注億恩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