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億恩網原創
作者:曾雪凝
引言 優秀的人總是短缺的,在跨境圈里,這種現象也常在。“吸引人才,培養人才”成了當下政府和企業的重要課題。
優秀的人總是短缺的,在跨境圈里,這種現象也常在。“吸引人才,培養人才”成了當下政府和企業的重要課題。
浙江拼了,為“搶人”代償10萬
近日,話題#浙江大學生創業失敗貸款10萬以下政府代償#沖上熱搜,跨境圈里也有不少人在討論這個事情。
有賣家直呼“搶人”啦!也有賣家感嘆:現在去浙江還來得及嗎?不過,有賣家冷靜分析了一下:注意,“代償”是代你還,而不是不用你還。
這個說法也得到了官方認證。18日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發布公告稱,在實施辦法中明確了追償和核銷機制,代償后原則上要予以追償,但對實在沒有能力予以償還的,按規定程序經審批后從創業擔保基金中核銷。
但不得不說,這波熱搜確實讓浙江火了一把,把人吸引了過來。許多網友紛紛來電咨詢關于浙江大學生申請創業擔保貸款的政策。
無論何時,“人才”對經濟發展都起著重要作用。除了各地出奇招招攬人才之外,很多企業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紛紛推出了員工持股計劃。
家居大賣為留人放大招
為了實現公司、股東和員工利益的一致性,促進各方共同關注公司的長遠發展,近期浙江家居大賣沐家家居正在推進2022年員工持股計劃。
據了解,沐家家居在2014年之前以一般貿易出口為主。但隨著整體出口業務下滑,一般貿易競爭愈發激烈,沐家家居轉型跨境電商,目前主要銷售渠道分為亞馬遜等境外電商平臺銷售和境外傳統一般貿易銷售。
目前,沐家家居旗下品牌“DECONOVO”已經獲得美國消費者的青睞。在亞馬遜美國站上查詢,DECONOVO很多產品都獲得了成千上萬的評價,其中有兩款產品分別榮登亞馬遜窗簾暢銷榜的第九位和第十一位(2月20日數據)。
不僅如此,從營業收入、凈利潤等財務指標來看,沐家家居都處于上升階段。不過,受經營成本增加的影響,去年的凈利沒有上一年好。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去年前三季度盈利較上一年減少了25.35%,但仍然按處于盈利狀態。
話說回來,此次計劃的認購價格為20元/股,參與人數不超過30人。從參與持股計劃的員工名單來看,除了董事長之外,剩下的基本都是主管(電商部各站點)/廠長級別。根據計劃書披露,這些員工的入職時間均超過5年以上,對公司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員工持股計劃,簡單來說就是員工購買了自家股票。這樣一來,員工和公司就有了“牽絆”,有點共進退的意味。但需要注意的是,沐家家居這次的員工持股計劃不涉及公司換取職工服務以及股權激勵的情形,不存在業績承諾等其他涉及股份支付的履約條件。
現在很多公司,還會進行相應的激勵政策。公司一般會折價出售股票給員工,有時還會有一定的業績要求。
以科沃斯為例,其進行的激勵計劃為87.23 元/股(預留限制性股票授予董事會決議公布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每股174.46元的50%,即便現在股價已經跌至130美元/股附近,但仍高于市場價格)。
但要想獲得“折價券”,員工就需要完成業績目標。科沃斯設置的業績考核細分項很多,還有個人考核。小編在此就簡單列舉幾個:以2020年為基數,2021年凈利潤增長率不低于20%、2022年不低于44%、2023年不低于72.80%等。
不過不管使用什么方式,公司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提高業績。
各方助力,培養人才
經過疫情的“洗禮”,目前,跨境電商在全世界的發展就像是坐上火箭一般快速。根據研究公司Forrester的報告稱,2022年跨境電商產業的價值或增至6270億美元。跨境電商出口行業的快速增長,國內對相關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此前eBay就有調查發現,跨境電商缺乏人才,尤其是中小跨境企業缺乏專業人才。而傳統外貿企業,在轉型為跨境電商時也面臨用工難的問題。
面對這樣的情況,政府和企業都紛紛“出謀劃策”,為培育和發展人才提出自己的建議,為跨境電商行業的“起飛”助力。
在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南寧片區就開啟面向跨境電商人才培育模式:
1.產教聯盟,搭建廣西跨境電商人才培養體系。主要是建設內部共享交換平臺,依托國家級海外人才創業基地和東南亞主要跨境電商平臺,構建人才培養模式,對高校、社會、政府、企業進行專業化、模式化的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加強跨境電商人才交流,與國內高校合作招募國際留學生、整合海外人員、引入海外高層次人才,鼓勵他們創新創業。
2.以產促融,搭建跨境電商產業生態服務鏈。通過融合東南亞主要跨境電商平臺和國內供應鏈,憑借廣西的區位優勢,帶動中小企業發展跨境電商,促進跨境電商行業人才的就業與創新創業。跨境電商產業發展吸引更高層次的人才,形成“人才助推產業發展、產業帶動人才培養”的良性循環。
另外,隨著電商的普及,越來越多小語種國家也習慣于網購。中國便宜、種類多的商品特點,也為商家打開小語種市場提供了有利的條件。這個時候小語種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和供給,就顯得尤為重要。
根據專業人士的建議:
1.落實通識培訓,開展批量培育小語種跨境電商人才的短期培養模式。鼓勵高職院校、教育培訓機構與境外教育機構合作,共同培育小語種跨境電子商務培訓師資。面向具有一定基礎的小語種或跨境電商技能人才,分層分類開展小語種跨境電商技能普及培訓。規模化、大批量培訓小語種跨境電商人才,并對成績優異的人才給予補貼,提高積極性。
2.深化產教融合,開發小語種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的中期培養模式。對于小語種專業、留學生等人才,制定專業且有針對性的課程,提高人才素質。還可以試點開展直播電商的技能培訓,乘著直播電商的春風,發展跨境電商。
3.加強國際合作,輸出小語種跨境電商人才樣本,開啟長期培養模式。對于優秀的小語種跨境電商人才,可以在國外建立培訓基地,讓他們輸出標準化、高質量的跨境電商知識,在當地獲得更多的人才,提高小語種國家和國內跨境電商產業的融合度。
無論是企業的員工持股,還是政府和地方的才人培養計劃,企業和政府等各方各界都在為行業發展助力。所以對于跨境電商行業的企業賣家,也應該抓緊當下的機會,不斷提升自己的實力,才能繼續抓住更多“挖金”的機會。
掃碼關注二維碼
掃碼加入社群
掃一掃
關注億恩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