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億恩網原創
作者:劉霞
引言 一位賣家今年目標:虧損不能超1000萬!亞馬遜不再好做?
都2021年了,亞馬遜還賺錢嗎?
2021年悄然過半,火出圈的跨境電商行業最近更“火”了。
一方面,是跨境電商作為重要角色出現在《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意見》里,引得一批圈內圈外人士歡呼雀躍:跨境電商真是前途無限!
另一方面,是近日亞馬遜的“雷霆之威”持續發力,跨境大賣接連被“斬首”,動輒上億的庫存無處安放,圈內大批中小賣家開啟人人自危模式,悲觀情緒持續蔓延:跨境電商真是要命的行業!
就是這樣一個自帶“紅黑”體質的行業,在聲聲討論中,越來越火。
2021年,騰訊、字節跳動等資本巨頭加碼布局,分食跨境電商蛋糕的野心肉眼可見。
2021年,跨境電商融資數量再創新高,根據白鯨出海的不完全統計,2020年共有6個國內跨境電商項目獲得融資,但是今年上半年多達 23 個。
2021年,跨境電商被某音、某書大勢夸贊:這是一本萬利的行業。當跨境電商走入尋常百姓家,清潔工阿姨也心動:聽說亞馬遜很賺錢?我也想做了!
總結大眾聲音發現,賺錢是跨境電商的代名詞,虧本也是跨境電商的代名詞。
所以,跨境電商真的賺錢嗎?亞馬遜還值得做嗎?
小白做亞馬遜大概要花多少錢?小白:1萬夠嗎
在談論亞馬遜還值得做嗎這個問題之時,可能很多想入局者都忽視了這樣一個重要的問題:做亞馬遜大概要花多少錢?
“1萬夠嗎?”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在已經配備電腦辦公等硬件設施的情況下,1w起步做亞馬遜是50%以上的人的想法。但是,起步資金1萬就想賺幾十萬或者幾百萬,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多位亞馬遜賣家認為,現在入局平臺的門檻越來越高了,小成本入亞馬遜就需要10萬起步,有錢人入亞馬遜也要百萬起步了。
“亞馬遜真的這么燒錢”?當深陷囫圇的局中人正在苦口婆心地勸退想入局者時,一些想入局者可能也正在心里嘀咕:亞馬遜真的不賺錢?你肯定在騙我,然后一個人默默賺大錢……
事實上,“想賺錢必先投入”這個道理在任何行業任何時候都不過時,小白做亞馬遜,肯定要花錢,到底要花多少錢?
微博博主“外貿大隊長”最近作了一個詳細的計算,在開局一個碗,裝備全靠撿的情況下,小白要做亞馬遜之時,就要做好以下支出準備↓↓↓
基本的月租:39.99美金,一個或者多個站點都是39.99,做歐洲站的話,VAT的花費還要另說。
基本工具:賣家精靈、Jungle scount、keepa等,萬能的某寶上,加起來大概一個月500塊以內。理由:數據要多看,不能工廠說是爆款就進貨,工廠只要賣給你,他就賺了錢,但你要是賣不出去,倒霉的就是自己。
商標:美標基本上3000元一個,含使用證據的是3200元,當然價格很低的也有。
測款:這也是花費的大頭,選中一個產品,發100個去測一下是有必要做的,假設一個產品成本是20塊錢,100個的貨值就是2000塊,由此類推,測10款就是2萬塊。
發貨:現在空派普貨43一公斤,海卡12塊一公斤,發一次貨基本需要幾千塊或更高。
拍照上架:上李思婷的時候,需要準備圖片,便宜的一套7張圖,200塊。上架后開廣告更要花錢,一般預算是二三十美金一天,出不出單靠天意,刷測評或者報活動價格還得另算。
外貿大隊長表示,如果10款產品都掛了,小十萬就沒了;如果有一款起來了,那賣家還得繼續花錢,并思考:接下來要補多少貨,海運還是空派?要不要針對這個類目鋪貨?鋪的話鋪幾款?……
“這一鋪下去就是一大筆錢了,不然你測款的意義就沒了。”所以,在外貿大隊長看來,亞馬遜賺錢是真賺錢,血虧也是真血虧。
一位亞馬遜賣家2021年目標:虧損1000萬以內,并活下去
前期準備均做好后,小白賣家誠心發問:接下來,我該如何做好亞馬遜?
“第一步是保住本金,
第二步是設置虧錢底線,
第三步思考接下來什么行業好做,
第四步賣房”。
老賣家誠心回答。
小編發現,不少亞馬遜賣家,正以親身經歷,體會著上述4步“撒錢路”有多好走。
一位新入局的賣家表示,從4月份打算做亞馬遜開始到現在,加上去培訓機構的錢,總共花了7萬塊,何時回本都不知道,更不敢奢想著能賺1萬塊回來……
一位飽受現金流困擾的亞馬遜老賣家更是直接表示,2021年的小目標就是:虧損控制在1000萬以內并活下去!
“現在入場亞馬遜,得做好先虧500萬的準備”。據了解,2021年又有很多賣家對亞馬遜報以悲觀態度,在多位賣家看來,現在亞馬遜已經不是普通人能玩得起的游戲,有錢才能做亞馬遜,如果你想一年賺300萬,那么至少要先投200萬進去。
據了解,2021年騰訊、字節跳動等加碼布局跨境電商,比如深圳前海帕拓遜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工商變更后,小米、SHEIN、字節跳動關聯企業北京量子躍動科技有限公司等為股東,分別持有該公司約9.36%、4.68%、5.30%的股份。
與此同時,國內互聯網家具頭部品牌林氏木業高層表示,今年會重點在亞馬遜電商平臺上發力,同時增加渠道資源和流量的投放。
亞馬遜被資本盯上,正好驗證了這個行業前途無限的事實,但是,很多賣家糟糕的生存現狀,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現象。
最近一段時間,頭部大賣紛紛降價搞deals、新賣家熱衷做慈善,各類目刮起螺旋大法清庫存之風,賣家不光庫存庫容越清越低,還賣一單虧一單。庫存壓力加大,排名受到沖擊,大批賣家正被巨大的現金流壓力壓的直不起身來。
中國賣家靠一己之力養活了貨代以及培訓機構等服務商,若賣家的日子沒落了,工廠以及貨代的日子也會不好過,一位廠長表示,現在他的家具廠做一天放一天,周末還雙休。多位貨代也表示,最近賣家發貨量降低,攬貨量驟降后,他們天天窮得以吃泡面為生……
即使現在不少亞馬遜賣家的身份已經轉變成慈善家,平臺也照樣大開殺戒,賣家郁悶三連:我在做慈善,你為什么還要封我的號,阻止我做慈善?
內卷的時代來臨,一批賣家在生死線上掙扎:“好難啊,我快干不下去了!”
“做跨境電商不能急,格局要大一點,要慢慢熬,剛開始虧點錢很正常,時間久了,自然就倒閉了。”這是廣泛流傳在亞馬遜賣家口中的段子,每當日子艱難的時候,他們就把這句話拉出來遛遛。
“在未來的不遠處仿佛又看到笑著進來哭著出去的一批人。”昔日爆單大佬,最近閑到只能天天吃瓜:也不知道亞馬遜這一波波大整治,還會勸退多少人!
思考:亞馬遜不再好做?
做亞馬遜有多難?才會讓大批賣家苦不堪言。
外貿大隊長表示,注冊、選品、廣告和推廣等環節均會難倒一批賣家,但是在他看來,以上困難都不是真的困難,供應鏈、亞馬遜平臺新規以及競爭對手“親切”的問候,才是壓倒賣家的重要推手。
“不怕坑難爬,就怕同行搞,在亞馬遜等平臺有太多殺千刀的對手惡搞他人。”惡搞成風、環境烏煙瘴氣,是大批賣家對平臺的直觀評價,最近封號事件頻發,再次讓賣家感慨政策多變,亞馬遜隨便一紙變動,都能讓不少賣家破產。
所以:亞馬遜不再好做?
關于這個問題,每個人的答案各異:
賣家A說,亞馬遜太內卷了,同事都被裁員了。
賣家B說,亞馬遜太賺錢了,自己開公司1年不到,6個人,月賺200W美金。
所以你看,說亞馬遜能賺錢也是對,說亞馬遜不能賺錢也是對。
業內人士“奔跑的法老”深度分析稱,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賣家不應該太過于盯著負面而忘了分析危機中的機遇↓↓↓
從趨勢來講,中國供應鏈在全球市場還是有足夠大的優勢,歐美平臺短時間依舊是香餑餑,其他地區也會慢慢涌現出新的機會,比如前兩年的shopee、lazada,非洲的jumia,南美的美客多等。匯率方面,雖然人民幣在升值,但是過程緩慢,而且不會一直上升。物流價格長期來看也定會回歸理性價格,所以未來跨境電商還是大有可為。
但是,營銷專業化、渠道多元化是我們在這次大規模封號危機中要思考到的最重要的兩點。如果測評被打擊,那么亞馬遜等平臺的推廣將會主要集中到廣告上,以前運營粗放式的自動廣告模式將會慢慢淘汰,營銷人員的專業化要求越來越高,未來的亞馬遜可能會和天貓一樣只是成為你商品的收銀臺。而流量的獲取除了亞馬遜站內以外,賣家還需要根據產品特性去其他地方獲取。
渠道多元化方面,賣家可以根據產品優勢
掃碼關注二維碼
2025-01-22 17:38
2025-01-23 13:37
2025-01-24 11:50
2025-01-24 13:43
2025-01-23 11:21
2025-01-23 11:39
掃碼加入社群
掃一掃
關注億恩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