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億恩網原創
作者:洪敏斯
引言 瘋狂的培訓收割機已經轟隆隆開過來了……
現在,跨境電商不再是邊緣小眾的行業,在深圳隨處都可以看到跨境電商的廣告。外行人都想了解亞馬遜的財富密碼,甚至會被社交平臺的“暴富傳說”吸引了,但“暴富傳說”的背后卻是培訓服務商收割韭菜的套路。
瘋狂的培訓收割機已經轟隆隆開過來了……
無孔不入,服務商廣告“圍剿”小白
在深圳待久的跨境人,就會發現,在深圳很多地方,比如地鐵、公交車站臺,都有一系列的廣告,跨境電商不再是一撮人的狂歡,而是能覆蓋更多人的財富秘密,現在連吃個飯都能聽見別人在聊亞馬遜,去坐個地鐵也能瞄到別人的群聊都有亞馬遜群聊。
一賣家在社交平臺表示,深圳地鐵車廂曾經有過培訓機構、ERP、VAT、瀏覽器和某老牌服務商,甚至還有1688,宣傳的公司也是和地鐵站口距離很近。
“不得不說,亞馬遜跨境電商在深圳的存在感是越來越強,以前還覺得是邊緣小眾群體,現在幾乎是無孔不入,尤其是公共交通工具上。在某地鐵站也看到某培訓機構的廣告,我猜現在培訓行業也會越來越內卷,早年那些培訓機構的員工,估計也像很多亞馬遜運營或者是產品開發一樣,出來自立門戶了,割韭菜的機構也換了一茬又一茬。”
小編也發現,不是跨境電商的大本營的廣州,地鐵上也發現了某瀏覽器的廣告,跨境電商也不再是什么太小眾的范圍,相信在各種熏陶下,一波從廣告、成功案例了解跨境電商的新賣家也將陸陸續續進場。
大量新手進場背后:培訓服務商在社交平臺圈錢
大家總是說今年亞馬遜涌進了很多新賣家,那這些新賣家到底是從何而來的?據小編了解到的幾個新入場賣家時,發現了有趣的例子。
跨境電商行業里突然就有人暴富了,就會去買樓,就會去找人裝修,而深圳一位裝修小哥一下子裝修了很多做亞馬遜的房子,覺得這些年亞馬遜一定很賺錢,就開始叫家里人一起搞亞馬遜。
看來,從裝修到跨境電商,只需要幾套房子的距離。
另外,一位國內電商賣家做了十幾年,準備了一百萬,想搞點副業,就重新投入于跨境電商行業,雖然去年也投資給做亞馬遜團隊,但也沒做成,虧了點錢,他表示,自己的朋友也在做跨境電商,并且已經賺到了不少錢,今年就想試試。
還有一部分是被社交媒體的“暴富傳說”吸引了,而這些爆單的截圖很多都是培訓機構放出來的。
在某條上,很容易就能看到一波人在發同一個訂單截圖,類似這樣的截圖層出不窮。
但是很有意思的是,這些截圖都是6000多單,6182單,或者是6256單之類的,看起來數字也很真實。而這些訂單顯示出來都是用模擬盤,是模仿亞馬遜后臺的一種軟件,軟件上有實現多少交易量都可以。
除了數字看起來很真實外,某條上這些內容也看起來比較吸引人,比如——
“做跨境電商,輕松月入10萬?亞馬遜到底是不是小白們的福音?”
“做亞馬遜電商算算時間已經有3年時間了,從最初店鋪每天的0單到逐漸每天十幾單到現在一個月6000個訂單,月入十幾萬,中間的辛酸只有自己知道,跨境的確可以賺到錢的,但是還是需要堅持做的……我是從18年開始做亞馬遜做到現在,也有自己的一些方法和思路,也歡迎各位想做亞馬遜的可以一起學習交流。”
“老公辭職后在家做跨境電商,一個人就能干,每天訂單忙不停。”
“自從加盟亞馬遜跨境電商,無需囤貨,0基礎入門到精通,低門檻。”
這些乍眼一看,還是很吸引人的,像這樣的宣傳廣告因為在大數據的支持下,個人不斷收到相類似的消息,小白很容易越看越心動,慢慢掉進套路里了。
除了某條上,某音上也有一些看似很高明,但是在胡說八道的視頻,不知道發視頻的人用意何在。
有賣家觀察到:有些短視頻說,現在做跨境電商拿貨5美元,售價20美元,說的頭頭是道,得出的結論就是賣出一個15美元。(所以?物流費、廣告費就不用算上了?)
還有的是,一個短視頻說的是精品深耕的過程,前面也會說開模工廠的內容,每天也有200-300單,但是最后卻說,產品沒有做起來是因為自己沒有品牌,被跟賣低價競爭搞壞了。
還有一個短視頻非常有意思,前期說身邊的朋友都因為跨境電商都在深圳灣買房了,在這么一個紅利下,普通人應該怎么做跨境電商呢?而因為現在亞馬遜、eBay的門檻越來越高,建議普通人可以用某音加獨立站的玩法,流量免費,開店成本極其低廉……
培訓服務商瘋狂收割,賣家花15萬元只學到了鋪貨
以上說的例子,不知道是不是培訓機構在作怪,而也有小白因為這些宣傳廣告去加了聯系方式。有賣家身同感受,自己想把跨境電商作為副業,也在某條上看到相關內容推薦,加上該人之后就發現是培訓機構,聊了很久,就是為了讓自己交錢,就將此人刪掉了。
這種熟悉的套路,熟悉的感覺,而這把“鐮刀”已經揮向了五線小城,甚至轟隆隆開了收割機,等著去割一片綠油油。
這些營銷吸引了很多小白入場,但是從來沒有說今年賣家面臨的真實情況。即使不是被這些營銷吸引的,但培訓機構最后也沒有真正傳授到什么有用的內容給新入場的人。
有賣家跟小編吐槽過,自己的朋友交了2000多塊上培訓,竟然只收到了幾個教學錄播視頻。一些線上的培訓也很“特別”,錢交了,上了幾次線上課,拉了群之后,導師也不怎么說話了,就只剩下小白在群里問問題。
一賣家的朋友培訓兩次交了15萬,還買了個ERP,最后學下來還是鋪貨。
而如果一些小白相信了這樣的“暴富”神話后,自己赤手空拳去做,不了解亞馬遜的風險,投入了十幾萬,甚至是上百萬的金額,錢都虧沒了,最后還是落荒而逃。
一個一直關注著行業培訓的賣家表示:“感覺今年新入場賣家特別多,像寶媽、大學生的什么都有,但是都是這樣的,一大波人入場,也有一大波人離開,流動得很快。”
真實情況揭示:賬上永遠有赤字,踩一次坑能陪掉三輛寶馬……
跨境電商行業的錢真的如上述這些視頻和廣告描繪的那樣好賺?
現實并非如此,相反不斷踩坑,賬上永遠赤字,被貨代、買家、平臺輪番折磨……這才是身處其中的賣家的真實現狀。
為了讓準備入局的人,或者剛入局新手賣家,對跨境電商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小編整理了如下幾點:
一、坑無處不在,踩一次能虧掉三輛寶馬的錢
跨境圈有一句話:“沒踩過一兩個坑,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做跨境的。”
物流、注冊、選品、運營……哪里都可能隱藏著坑。如選品:侵權專利問題很常見。如運營:刷單、促銷漏洞、惡意競爭……任何一樣都可能帶來巨額損失。
即使一些已經做了一段時間的成熟賣家,也可能會因為風控沒做好,細節沒做到位,而虧得一塌糊涂。
日前,一名賣家講述了這樣一件事,他的一位做三腳架等攝影相關產品的賣家朋友在挖掘一些新機會時,選中了環形燈,由于賣得太好急于出貨,忽視品控,賣了一個月后,售后各種問題反饋來了,幾乎把這個產品所有質量問題都踩坑了,結果虧了三輛寶馬的錢。
更別說跨境人的噩夢:侵權了。這個坑踩到了,輕則下架Listing,重則封店,所有投資損失慘重。
踩到這個坑的賣家,嚴重的可能這樣:產品被投訴侵權一夜賠了100萬,也可能這樣:因侵權,100余萬產品變庫存。
二、壓資金,賬上永遠有赤字
相信入場跨境電商行業的新手賣家,首選賽道很多都是亞馬遜。殊不知,亞馬遜十分壓資金。
近日,有賣家感嘆道:“沒做的人覺得亞馬遜跟撿錢似的,做了才知道,一入亞馬遜深似海,從此現金是路人。”
亞麻的回款有多慢賣家都知道,同時,亞馬遜還是一個重資產的平臺。
亞馬遜有多重資產?一名賣家說:“除開固定開支,按照銷售目標,一個爆款,FBA倉要有一個月的貨要備著,海外倉要屯一個月的貨,工廠還要有一個至三個月的貨在跑著。”
這還僅僅是沒開賣前的投入,隨后還有廣告費、測評費等。但回籠的錢還沒捂熱的時候,又要開發另一款新品,循環往復,賬上永遠有赤字。
“除非不開新品,就守著那一畝三分地。但是對手會讓你這么安逸嗎?”該賣家說:“人人都想做爆款,但是背后所需要的遠不止優秀的產品那么簡單,在我所在的類目,一款成熟的爆款所需要準備現金流大約要三百萬到五百萬。”
另一名賣家也表示自己做亞馬遜一直是賺多少投多少,但是至今也沒閑錢,全是庫存。
三、內卷嚴重,被同行惡搞是常事
亞馬遜賣家listing被惡搞的事情大家都已經屢見不鮮 這種惡搞的方式其實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今年隨著大量新賣家入場,競爭更加激烈,這種現象更嚴重了。
近日有賣家吐槽:“現在做亞馬遜簡直是尸橫遍野,內卷太嚴重了,listing三次變狗,這次最嚴重,昨天單品直接凈虧70萬。”
還有賣家被反復攻擊,導致listing再也申訴不回來的!日前,一名賣家通過申訴把變狗lisiting重新上架后,沒多久lisiting又變狗了,查看郵件后發現是同一家店鋪,然而這一次申訴多次不過并且導致申訴入口被關閉,在多次和對方溝通無果后,該賣家連報警介入的方式都用上了最終也沒結果。
四、匯率、物流等不確定性因素太多
在這些惡搞、資金承受重壓之外,賣家還要隨時面對匯率、物流等不確定因素的挑戰。
去年至今,由于美國瘋狂印鈔,美元兌換人民幣匯率一路下跌,賣家利潤被不斷壓縮,于此同時,今年的物流價格也在一路飛漲。前段時間雖是淡季,但物流價格并沒有降溫,空運價格漲完,海運漲,甚至空運價格和海運價格齊飛。
日前,就有賣家吐槽自己的利潤遭受半月海運漲價25%和匯率的雙重打擊。
此外,有賣家總結道,除匯率下降和海運價格上漲外,原材料也在上漲,國內淘系賣家殺入跨境,還導致了價格亂殺,運營等崗位薪資正在被不斷炒高。
在這些不確定因素影響下,今年的跨境電商有多難做?
曾有賣家感嘆:“近你那就別想保持高額增長了,能穩住利潤和利潤率就不錯了。”
五、政策頻繁變動
大量中國賣家集中地——亞馬遜,它的政策只會越來越嚴格廣大賣家的共識,但今年亞馬遜在政策這塊,收緊的速度卻加快了許多。
開年短短4個月不到的時間,賣家就遭受了亞馬遜一系列政策暴擊:責任險、視頻驗證、明信片地址驗證等。
日前,多個大賣賬號連續被封更是引得其他賣家人心惶惶。
寫在最后:
跨境電商是去年上半年唯一保持正增長的貿易方式,未來其前景也十分廣闊,大量看好這一行業的人入局無可厚非。
但在入局前對這個行業一定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同時,要對自己有清晰的定位。如果你只是想小打小鬧,做個兼職掙個零花錢,可以進來玩玩,但要想做大做強。一定要考慮自己的資金、供應鏈方面是否能經受住挑戰。
就像一名賣家說的,被政策忽悠2021現在才來做跨境電商的,基本10進11死。因為創業容易鼓噪朋友一起來干,別人好好的正常工作也辭退了,結果入了一個大坑。新手上路非常難,除非想清楚差異化,啟動資金沒個30-50萬別啟動了。
畢竟,如今跨境電商已經不是那個遍地撿錢的時代。現在身在局中的賣家,就算是身在局中的賣家,也有部分已經萌生退意。他們有的賠光了辛苦多年才攢下的創業資金,含淚退場,有的尋找到了新的賽道,正慢慢把亞馬遜轉變成自己的副業。
日前就有賣家稱自己找到了新的可變現的領域,現在已經偏離亞馬遜了,并表示希望亞馬遜盡快成為自己的副業,“亞馬遜肯定還做,畢竟壓了很多錢。”
因此不要妄想著拿10萬塊做100萬的生意,那些推廣視頻上夸得天花亂墜的案例,拋開真假問題,即使是真的,也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
此外,如何根據自己的資金預算規劃合理的產品線,和目標銷售量,以及制定準確的備貨計劃,運營計劃也是進入這行的至關重要的一步。
總的來說,跨境電商,尤其是亞馬遜,是一個軟實力和硬實力都需具備的行業。
而那些鼓吹這個行業遍地撿錢的培訓服務商,相信我,他們只是想單純的收培訓費,割韭菜。如果新賣家做好了準備想入局跨境電商,大可以去參加官方平臺提供的培訓,不僅免費還靠譜。
掃碼關注二維碼
2025-01-22 17:38
2025-01-22 15:06
2025-01-23 13:37
2025-01-24 11:50
2025-01-22 11:37
2025-01-22 09:29
掃碼加入社群
掃一掃
關注億恩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