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億恩網原創
作者:洪敏斯
引言 不知不覺,甘情操夫婦與潯興股份的恩怨已持續四年。現在,這件事情又有了新動態。
今日,潯興股份發公告稱,目前公司已向福建省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交《強制執行申請書》,申請對甘情操、朱鈴、深圳市共同夢想科技企業(有限合伙)進行強制執行,并已經收到了受理通知書。
時至今日,潯興股份收購價之鏈一事真可謂一地雞毛。
潯興股份對甘情操夫婦申請強制執行獲受理
今日,潯興股份發布《關于公司申請強制執行的公告》。
公告稱,其于2021年3月30日向福建省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交《強制執行申請書》,申請對甘情操、朱鈴、深圳市共同夢想科技企業(有限合伙)進行強制執行;并于當日收到福建省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出具的《受理申請執行通知書》。
事實上,這件自2019年開始立案的跨境電商第一糾紛案,早在今年2月7日已結案。
潯興股份于2月10日發布的《關于仲裁事項的進展公告》顯示,仲裁庭對本案的終局裁決結果為:甘情操夫婦向潯興股份支付業績承諾補償款共計人民幣101399萬元,以及以101399萬元為基數自2020年5月16日起(含當日),至全部款項實際付清之日止,按每日萬分之三利率計算的逾期付款利息(暫計至2021年3月9日(含當日)的逾期付款利息金額約為9065萬元,應計至實際付清之日止);深圳市共同夢想科技企業(有限合伙)對上述支付承擔連帶責任。
然而,一個多月過去了,甘情操夫婦還未有動靜。
于是,潯興股份在本次強制執行申請事項中要求:一、強制被執行人按日萬分之一點七五以被執行人尚未清償的業績承諾補償款和仲裁費為基數(即人民幣1,018,010,931.20元)自2021年3月10日起(含當日)計算的遲延履行期間加倍部分債務利息。二、本案執行程序發生的所有費用均由被執行人承擔。(以上各項金額暫計合計金額為人民幣1,108,661,637.20元)
從“學霸總裁”到“跑路”,價之鏈創始人經歷了什么……
甘情操夫婦為何落到這般地步,這就要從四年前說起了。
甘情操,出生于1981年,2004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同年被保送英美文學專業研究生,并在研究生期間開始創業。其在2016年已經是跨境電商行業的“網紅”之一,他被業界稱為“學霸總裁”,年僅27歲的他在2008年成立了深圳歐樂易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這家公司是價之鏈的前身。
甘情操在創業自己的貿易公司時,發現在eBay上賣一個配件可以比淘寶價格高上10倍以上,就嗅到跨境電商的商機,隨后有了價之鏈的誕生。
甘情操2016年在一次媒體采訪中表示:“所有的商業都是在做鏈接,所有的商業邏輯都是在做鏈接。價之鏈要做跨境電商領域的阿里巴巴,將全球商品、服務和人鏈接在一起。”
價之鏈,作為當年第一家定位于做行業生態服務平臺的企業,號稱“跨境電商生態第一股”,在2016年非常引人注目,2016年1至6月份,價之鏈營業收入1.59億,同比增長412.82%。凈利潤2100萬,相比去年同比增加1083%。
早在2015年,價之鏈實現A輪融資;
2016年正是跨境電商藍海期,下半年,價之鏈就已經掛牌新三板,也迎來人生的一位金主,那就是上市公司潯興股份;
2017年,潯興股份宣布收購價之鏈,發布《重大資產購買報告書(草案)》,出資約10.1億元購買價之鏈65%股權。按照約定,甘情操夫婦承諾,2017年-2019年,價之鏈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1億元、1.6億元和2.5億元。
但結局大家都知道了,2017年,價之鏈實現凈利潤9685萬元,已經接近2017年承諾的利潤數目,但在2018年,價之鏈凈利潤“一瀉千里”,虧損了7589萬元。2019年仍在繼續虧損,虧了約5858萬元。
2020年上半年,價之鏈“力挽狂瀾”,盈利了800多萬,2020年6月,原通拓合伙人、曾經環球易購和敦煌網副總裁孫漢山接任價之鏈總裁之位。
說好要在2020年做到100億美金市值的甘情操,2019年卻因為涉嫌合同詐騙案,被公安局立案偵查。
潯興股份在2019年5月31日發布了“關于對深圳證券交易所2018 年年報問詢函回復的公告”——公告顯示:負責經營管理的法定代表人兼總經理甘情操、副總經理朱玲攜幼子滯留美國嚴重影響經營管理,發函多次給甘情操等人要求說明情況、提供進一步擔保沒有得到甘情操方面的回復,且拒絕潯興股份委派的財務總監接觸資金相關業務,拒絕控股股東、價之鏈董事會的正常監管,治理層與管理層未能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
當時潯興股份表示,甘情操未完成承諾業績,履行協議過程中違約,又將共管賬戶的資金挪用,長期滯留美國。而甘情操夫婦已經滯留海外,直到去年疫情期間,也沒有辦法回國。
今年2月10日,潯興股份與跨境電商公司價之鏈創始人的官司已經有了仲裁結果,甘情操失敗,需要賠上市公司10.1億,價之鏈已經變為潯興股份的獨資。
潯興股份近年凈利持續增長
雖然2017年潯興股份收購價之鏈后鬧了一地雞毛,但這些年,其凈利卻是有所增長的。
公告顯示,2018年潯興股份營業收入為22.75億元,同比增長22.2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5億元。
公司2019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9.2億,同比下降15.5%;實現歸母凈利潤5450.1萬,同比扭虧為贏。
2020年三季度報告,公告顯示,2020年1-9月實現營收1,124,662,829.47元,同比下滑16.6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1,554,909.65元。
但日前潯興股份發布的2020年業績預告卻顯示,2020年,潯興股份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15000萬元–22500萬元,上年同期盈利:5,450.08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75.23% -312.84%,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盈利:2,500萬元–3,750萬元,上年同期盈利:5,059.02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5.87% - 50.58%。
而業績變動原因,潯興股份歸咎于公司因與甘情操、朱鈴、深圳市共同夢想科技企業(有限合伙)之間股權轉讓協議爭議。公告顯示,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結合仲裁結果及公司可獲得的業績補償方的履約能力信息,預計2020年可確認業績補償收益1.94億元。因該事項導致公司2020年業績同比發生了較大幅度的變化。
掃碼關注二維碼
2025-01-22 17:38
2025-01-23 13:37
2025-01-24 11:50
2025-01-24 13:43
2025-01-23 11:21
2025-01-23 11:39
掃碼加入社群
掃一掃
關注億恩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