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億恩網原創
作者:梁耀丹
引言 隨著疫情的蔓延,各國政府出于平衡政府預算的考量,很有可能繼續擴大營業稅和數字稅的征收范圍。
2020年的新冠疫情讓電商行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許多賣家都因為疫情得到了不少的機會,不過伴隨著電商行業發展而來的不只是賺錢的機會,還有更嚴格的稅收。
近日就有賣家在群里發問:“英國的船舶稅是個什么稅啊?”有賣家說這項稅收和賣家沒什么關系,但是提問的該賣家隨即曬出了亞馬遜自發貨的賬單,船舶稅赫然在列。
該賣家隨即表示,自己是做亞馬遜自發貨的,最近郵箱里收到了賬單,但這份賬單自己并沒有看懂,不知道訂單里顯示的這些費用是從哪里來的“也不知道拿來的這么多稅啊,這幾個稅加起來,我都倒貼錢了!”
不過隨即就有人站出來解答,表示賬單沒有問題,消費VAT=(DUTY+運費)*20%,運費5.83鎊*20%就是這個船舶稅。
問題解決了,提問的賣家在表達感謝的同時不由感嘆:“加20%的稅真是太難做了。”
上文說的賣家還只是正常地繳稅,實際上每到年末,歐洲稅局都會進行排查,給賣家們發送補稅郵件,要求賣家對有銷售歷史的店鋪進行補稅,一旦引起稅務問題就很有可能導致封號。
其實隨著電子商務發展得腳步越來越快,電商市場越做越大,世界各國政府對其實施新的稅收政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而根據外媒eSellerafe的報道,以下稅收變化很可能會在2021年對賣家們產生影響。
疫情縮短寬限期,電商將面臨強制收稅
自2018年《經濟關聯法》和《市場促進法》出臺以來,稅務機關有了新的營收途徑——征收電商稅。然而,由于當局需要給賣家和電商市場一定的時間發展壯大,所以給出了一些寬限的時間,也因此這些法規還未被嚴格實行,但現在這種情況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電子商務的加速發展,加上大規模疫情對導致各國政府財政入不敷出,征收電商稅迫在眉睫。美國有一些州已經開始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來識別不合格的企業,而另外一些地方甚至開始了“釣魚執法”——自己上網購物看看用不用繳稅。2021年,電子商務市場預計將繼續增長,相關稅收法律的實施范圍和力度也將繼續增長。
傳統稅收面臨挑戰,跨境電商迎來數字稅
在漫長的扯皮、爭吵、談判后,在經合組織OECD的組織下,針對跨國互聯網企業交稅問題的藍圖文件進入了公眾咨詢環節,全球首份國際性數字稅框架有望在2021年出爐。
由于數字經濟把電商市場和線下市場做了一定的切割,所以近幾年來如何對跨國公司征稅成了一些國家的難題,傳統稅收制度面臨極大挑戰。于是一些國家開始了對數字稅的探索,并于近幾年開始征收或計劃征收數字服務稅,其中就包括法國、西班牙、奧地利、英國等國家。
隨著疫情的蔓延,各國政府出于平衡政府預算的考量,很有可能繼續擴大營業稅和數字稅的征收范圍。隨著電子商務進一步加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賣家加入了電子商務行業,如何正確收取稅務的問題也變得越來越重要,賣家們也有必要在這方面多花些心思。
掃碼關注二維碼
2025-01-22 17:38
2025-01-23 13:37
2025-01-24 11:50
2025-01-24 13:43
2025-01-23 11:21
2025-01-23 11:39
掃碼加入社群
掃一掃
關注億恩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