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億恩網原創
作者:黃永強
引言 有利于中國,有利于美國,有利于全世界。
美國東部時間 1 月 15 日上午,美國總統特朗普、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白宮簽署了去年宣布達成的第一階段貿易協定。
協議全文 94 頁,一些重點:
前 16 頁詳細規定了保護知識產權的力度,對竊取商業機密行為作出刑事處罰。中國將在簽署后 30 工作日內公布“增強知識產權保護的行動方案,以支持其高質量增長”。
雙方不得以市場準入相關門檻、合營并購等投資行為,強迫另外一方轉讓技術。
2020-2021 年兩年間,中國將從美國增加采購 2000 億美元商品,包括 777 億美元制造業商品、320 億美元農產品、524 億美元能源產品、379 億美元服務業產品。增加是指在 2017 年貿易戰爆發前基礎上增加。
雙方互加關稅沒有消除。去年年底宣布達成協議時暫停增加的懲罰性關稅將繼續暫停下去——原定 12 月 15 日,美國對 1600 億美元中國產手機、電腦、玩具等商品增加關稅、中國對美國產汽車等商品增加關稅。此外美國自 9 月 1 日起對 1200 億中國商品加稅幅度減半至 7.5%。但大部分已經執行的加稅(美對中 2500 億、中對美 1100 億)沒有取消。
協議覆蓋了一些已經在早先宣布的內容,比如雙方遵循 G20 期間宣布的不以價格競爭為目的而貶值貨幣的承諾、中國對外開放銀行、保險、資產管理等金融市場。
特朗普現場稱關稅問題可以在第二階段協議里一次性解決。劉鶴現場宣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信,敦促美國公平對待中國公司、保護雙方大學等機構的持續合作。簽約儀式和雙方演講有全程直播。
“第二階段協議可能涉及補貼,國有企業和互聯網監管等更為棘手的國內監管問題,”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專注于貿易法的教授王恒說。“由于談判的復雜性,雙方能否達成第二階段協議仍有待觀察。如果未就補貼等市場競爭規則達成共識,則經貿摩擦可能會繼續存在,并影響到兩國和國際經濟。”
中國金融科技巨頭京東金融(JD Finance)首席經濟學家,資深中國政策觀察家沉建光表示,盡管達成協議,但未來的道路 仍然充滿障礙。
“反復的跌宕起伏 經貿形勢去年以來,兩國之間的沖突表明,我們仍然應該對未來發生爭端的可能性保持警惕。” “此外,即使在短期內執行了貿易協定,由于征收關稅而造成的損失也難以彌補。
“自貿易戰爆發以來,中美之間的戰略互信已經倒退。其他領域的摩擦和糾紛也經常發生。我們需要為中美關系的復雜性和長期戰斗作全面的準備。”
掃碼關注二維碼
2025-01-22 17:38
2025-01-22 15:06
2025-01-23 13:37
2025-01-24 11:50
2025-01-22 11:37
2025-01-22 09:29
掃碼加入社群
掃一掃
關注億恩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