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億恩網原創
作者:楊旭峰
引言 1
隨著跨境電商的發展,整個行業的生態環境變得越來越難以控制,總有一些吃相難看的賣家背地里做一些損事,似乎只要搞垮了同行,自己就能成為贏家。
有多少人是滿懷激情的進入跨境電商行業,期待在這里實現人生夢想。然而,烏煙瘴氣的環境、日益增長的運營成本、平臺對自營店的支持、大賣低價占據市場等各種現象一次又一次打擊小賣家,讓人既生氣又無可奈何。
在跨境電商圈,惡搞可以說是打不死的小強,不少賣家深受其害。
亞馬遜賣家遭遇惡意下單
最近,小編在論壇社區發現了一個帖子,講的就是跨境電商行業的惡搞現象。
據帖主描述,公司兩個店鋪在上周同一天開始被惡意下單。第一天一個賬號在美國時間即將轉鐘的時候連下4單,每單10個,當時老板和同事都認為是正常訂單,結果第二天發現兩個店鋪都被大量下單,3個ASIN 分別在不同的時間段下單,一共十幾單,每單都是10個,時間間隔3分鐘。
這時候他們發現前一天的訂單已經被買手取消,才意識到被惡意下單了。之后,公司開始和買手周旋。從限購5單到限購2單再到限購1單,對方一直樂此不疲的下單,賣家只能隨時聯系客服取消訂單。
然而對方也是有備而來,每分鐘下一次單,過2小時再連下幾單,還選了不同鏈接上的產品……帖主公司的同事找不到買手,在亞馬遜上舉報也沒有用,簡直要被逼瘋了。
毫無疑問這就是一起惡搞事件。帖主懷疑是跟賣在搞鬼,和同行一位大賣也有關系。據悉,帖主公司都是小賣,大類萬把名左右,威脅別人的幾率很小,不過最近出現的一家大賣和他們同類的產品上了很多不同的搭配,每個listing起來的都很快,不排除有壟斷市場的嫌疑。
據悉,頻繁取消訂單導致listing降權,現在帖主公司的同事已經麻木了,隨便對方折騰。
看完這個帖子,小編再一次被刷新了三觀。
競爭是每個行業的常態,跨境電商也是如此,但是,這種惡意競爭的方式真的讓人不恥。小編發現,現在一些大賣的行徑和小人無異,為了壟斷市場,他們可以用各種手段惡搞出色的小賣家,將他們扼殺在搖籃里,不留一點余地。
對于這種現象,平臺似乎也沒有作為。
就拿帖主來說,他們在亞馬遜上舉報買家,但是亞馬遜卻以避免買家信息泄露為由,不公開結果,這樣一來,根本看不到任何管制效果。
只能說賣家們現在太不容易了,且行且珍惜吧。
細數無良賣家惡搞同行的一些騷操作
隨著跨境電商從業人員的不斷增加,亞馬遜的競爭也愈演愈烈。賣家們紛紛努力優化自己的供應鏈,節省成本以求在強大的競爭壓力之下能夠處于不敗之地,但總有一些不守規矩的賣家用各種卑鄙的手段來惡搞競爭對手。
雖說商業是殘酷的,但惡搞總歸不是正經手段。他們一般都會采用下面幾種辦法來惡搞競爭對手,小編今天就給各位賣家細數一些無良賣家惡搞同行的騷操作。
1、惡意跟賣
這種手段是惡搞者慣用的一種“作案方式”,一般是一些小賣家為了方便、來錢快就去跟賣一些銷量好的產品,而且這種人一般都是夜晚出動,趁賣家睡著后偷偷行動,最讓人頭疼的是這種跟賣的“生存能力”超強,怎么趕都趕不走,所以才會被業內人士稱之為——狗皮膏藥。
不少賣家為了趕跟賣不惜花重金去請服務商幫忙趕跟賣,但是有賣家卻發現跟賣越來越多,到頭來才發現,原來是被服務商跟賣了。
所以賣家在上傳產品時一定要注冊商標,完成亞馬遜品牌備案,這樣也能減少被跟賣的幾率。
2、惡意差評
評論的重要性相信各位賣家都很清楚,也剛好讓那些“有心人”利用這一點來惡搞同行。一些無良賣家為了攻擊競爭對手的產品,開通N多個買家賬戶或者花錢去給競爭對手上差評。
正因為如此,被攻擊賣家的產品評分會降低,而且消費者在購物時不會選擇那些差評多的產品,流量自然會流失,惡搞者也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當賣家發現自己被惡意上差評之后可以選擇舉報,賣家在評論下方點擊“Report Abuse”向亞馬遜的產品評論小組舉報,投訴買家濫用評論,提交給亞馬遜審核。
3、惡意攻擊listing
亞馬遜VC賣家的特權對于一些小賣來說簡直就是噩夢,因為他們能夠修改賣家的listing,而且一旦listing被修改,賣家可能就無法再次對自己的listing進行修改,從而導致產品和listing的描述不符,繼而接到很多買家投訴。
能有這種操作的一般都是大賣,而小賣也只有吃虧的份,所以賣家還是要提前注冊品牌,以防萬一!
除此之外,惡搞的手段還有惡意購買、惡意點擊廣告、虛假侵權警告、虛假安全警告、直接攻擊賬戶……
做亞馬遜不易,還請各位賣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賬戶安全,加強防范,以防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惡搞。這里小編還想奉勸那些惡搞者:收手吧!
惡搞者,收手吧!
自古以來惡人自有天收,壞事做多了終會得到報應,億恩網之前也報道過惡搞者被賣家群起反擊的事件,一旦被逼到忍無可忍的地步賣家必將奮起反擊。
競爭是每個行業以及每個人必然要遇到的情況,好的競爭會讓我們不斷提升、優化自身,變得越來越優秀,而惡意競爭或許會取得一時勝利,卻一定不是長久之計。
相信我們每個人都知道良性競爭才是促進跨境電商行業發展的硬道理,又或者說難道我們不應該一起維護這個行業的良好風氣嗎?
掃碼關注二維碼
2025-01-22 17:38
2025-01-23 13:37
2025-01-24 11:50
2025-01-24 13:43
2025-01-23 11:21
2025-01-23 11:39
掃碼加入社群
掃一掃
關注億恩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