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億恩網原創
作者:宋靜靜
引言 最近,來自印度的電商平臺Snapdeal準備進行新一輪1億美元的融資。
最近,來自印度的電商平臺Snapdeal準備進行新一輪1億美元的融資。
Snapdeal擬進行新一輪融資
近日,億恩網從外媒處了解到,印度電商平臺Snapdeal正在著手準備新一輪1億美元的融資。
據悉,Snapdeal創建于2010年,是印度最大的在線交易平臺之一,也是印度最大的團購網站,網站用戶量已超百萬,占據約70%的市場份額,其中移動設備的銷售占據了其在線交易的大部分份額,目前Snapdeal的凈收入約為1.4億美元。
億恩網獲悉,目前,Snapdeal正同擔任其顧問的美國銀行Merrill Lynch一起與當地和全球投資者進行交流。此外,作為平臺老投資者之一的日本軟銀將繼續領投本輪融資,Snapdeal透露軟銀將在融資中提供一半資金。
作為印度最大的在線交易平臺之一,Snapdeal早幾年勢頭很猛,有“印度版淘寶”之稱,在亞馬遜進入印度市場不到一年時,軟銀就向Snapdeal投入約10億美元。此外,一度有消息傳出Snapdeal將和有“印度版京東”之稱的當地第一電商平臺Flipkart合并的消息。據悉,2017年Flipkart收購Snapdeal失敗。
小編從外網了解到,目前Snapdeal正在和各大投資者就融資進行討論,知情人士表明,新一輪融資除了測試Snapdeal的創始人是否能在價值大幅下跌后贏得投資者對該公司的信任外,還將為Snapdeal的估值提供基準。
據悉,目前投資者對Snapdeal的估值在8億美元到12億美元之間;2017年Flipkart準備收購Snapdeal時對其估值為10億美元;2016年融資時,安大略省教師退休基金會對Snapdeal的估值約為65億美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Flipkart收購失敗后,Snapdeal聯合創始人Kunal Bahl和Rohit Bansal以低于1億美元的價格從現有投資者手中收購了Snapdeal約10%的股份。
Snapdeal曾陷假貨風波
據悉,Snapdeal曾因假貨風波導致聲譽受到一定損害。
據外媒報道,此前繼一位印度國會領導人聲稱他在Snapdeal平臺收到假貨后,另一起針對Snapdeal創始人Kunal Bahl和Rohit Bansal的指控也在印度拉賈斯坦邦的Kota(Kota,Rajasthan)立案,Snapdeal創始人已根據印度刑法典第420條被警方登記在冊。
此后,Snapdeal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其防偽計劃“品牌盾”于2018年11月推出,為品牌提供單點聯系,以報告在Snapdeal平臺上銷售的可疑假冒產品。在過去的八個月里,Snapdeal的一個專門團隊已經審查了近400起投訴并進行了驗證,從平臺上刪除了8,000名賣家。
掃碼關注二維碼
2025-01-22 17:38
2025-01-22 15:06
2025-01-23 13:37
2025-01-24 11:50
2025-01-22 11:37
2025-01-22 09:29
掃碼加入社群
掃一掃
關注億恩公眾號